党课:锤炼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
任,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奋勇争先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一次专题党课,主要目的是和大家,尤其是我们队伍里
的年轻同志们,深入交流思想、共同探讨成长,进一步统一认识、凝聚力量,为
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XX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澎湃的动能。开篇立论,我想直接进
入主题,和大家探讨一名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特别是肩负着XX未来发展希望的同志
们,应当如何在新征程上实现自我超越、勇担时代重任。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从国家层面看,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巨轮正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从我们XX县自身发展来看,正处于转型升级、爬
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使命与光荣同在。作为党员干部,我们的一
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我们XX县的发展大局,关系到
全县人民的福祉。因此,如何成长为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优秀干部,是我
们每个人都必须严肃面对和深刻思考的终身课题。结合我县发展实际和干部队伍建
设要求,我提炼了干部成长的五个核心要素,与同志们共勉。
一、在“善学、善思、善做”中,夯实干事创业的坚实根基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是党员干部克服“本领恐慌”、
驾驭复杂局面的根本前提,是个人成长的第一块基石。在座的同志们,无论身处哪
个岗位、哪个层级,都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
式,真正做到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
首先,要突出“广度”,在博学深悟中拓宽视野格局。我们不仅要系统学习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
实践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还要沉下心来,学习
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知识,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知识体
系。我们交通运输领域的同志,就要深入研究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理解其对地方
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体系优化、产业布局调整的深远影响。我们农业农村战线的同
志,就要吃透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农村经营管理的新模式。
要坚持向书本学理论,更要向实践学真知,向群众学智慧,向身边优秀的同志学方
法。要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逊态度,把学习的触角延伸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做
到既懂“宏观大势”,又懂“微观操作”。
其次,要追求“深度”,在勤思善悟中提升认知水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学习绝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更重要的是通过思考,将知识内化为思想方法
和工作能力。我们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多
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要结合XX县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比如,面对
我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困难,更要思考如何利用我
们的区位优势、资源禀M,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面对群众对优质公共服务日益增长
的需求,我们如何打破部门壁垒,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种
深度的思考,能帮助我们拨开纷繁复杂的表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从而找到
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最后,要体现“效度”,在笃行实干中转化学习成果。“道虽迩,不行不至;事
虽小,不为不成。”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常说,“刀
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真正的本领不是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而是在改革发展
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第一线、维护稳定的最前沿“干”出来的。要把学习成果转化
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发展的举措、改善民生的实效。我们全县上下正在全力推
进的XX工业园区扩能增效项目、XX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就是检验我们学习成效
的“试金石”和“练兵场”。大家要主动投身到这些重大任务中去,在攻坚克难中增长才
干,在为民服务中锤炼作风,真正把知识的力量转化为推动XX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
物质力量。
二、在“坚定信心、坚守信念、坚固信仰”中,铸牢砥砺前行的思想脊梁
人的成长,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从充满勇气的信心,到矢志不渝的信
念,再到崇高伟大的信仰,这是一个党员干部精神世界不断升华的过程,也是我们
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第一层级是“信心”,这是我们破解难题的勇气。信心源于对自身能力的清醒
认识,源于对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作为一名干部,在面对复杂局面和棘手问题
时,首先要问自己“我信不信自己能行”。特别是在一些改革的“深水区”、矛盾的“多发
地”,没有敢于迈出第一步的信心,就不可能有后续的成功。我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
执法队的同志们在处理非法营运、超限超载等顽瘴痼疾时,面对的是复杂的利益纠
葛,甚至是威胁和阻挠。但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执法为民的立场有信心,对法律法
规的权威有信心,才能做到敢于亮剑、严格执法,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
的生命财产安全。这种信心,是我们在具体工作中打开局面的“敲门砖”。
第二层级是“信念”,这是我们坚持到底的动力。如果说信心是“敢不敢”的问
题,那么信念就是“能不能坚持”的问题。信念,是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
光明前景的确信无疑。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
息,就是因为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有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我们
每一位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信、文化自信。在推进XX县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经济下行的压力、
项目推进的阻力、外界的质疑和非议。这个时候,比智慧、比能力,更重要的是
比定力、比信念。只要我们坚信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是正确的、是符合XX实
际的,我们就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流言蜚语所扰,怀
揣“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
地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第三层级是“信仰”,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灯塔。信仰是最高层次的精神追
求,它指引着我们人生的根本方向。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最终目标
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信仰看似遥远,但具体到我们日常工作中,就是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理念。有了这个信
仰,我们的工作就有了超越个人利益的崇高价值。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无论是
修一条路、建一所学校,还是化解一个矛盾、服务一家企业,都是在为这个伟大的
信仰大厦添砖加瓦。信仰是我们抵御各种诱惑、保持清正廉洁的“防腐剂”,是我们面
对挫折失败、依然能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定盘星”。它让我们在顺境时不骄不躁,在逆
境时不屈不挠,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精神气节。
三、在“善于预见、精准预判、提前预立”中,锤炼把握先机的卓越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一名干部是否优秀,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他是否具备驾驭未来的能力。这种能力,集中体现为预见、预判、预立的
战略眼光和前瞻思维。这不仅是对高级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位处在工作
一线的同志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
首先是“预见”,要有洞察趋势的敏锐眼光。预见,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对
宏观政策、行业动态、技术变革的深刻洞悉,从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遇,发现别
人发现不了的趋势。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
展战略。这对我们XX县意味着什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个口号,而要预见
到这背后蕴含的巨大发展机遇。这意味着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要超前布局,要构建
更加高效、绿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意味着我们的产业发展要与数字技术深度
融合,推动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新业态的成长。同样,在社会治理领域,我们要
预见到人口结构变化对养老、医疗服务提出的新挑战,预见到新技术发展可能带来
的新型社会风险。只有看得远,我们才能走得先。
其次是“预判”,要有精准决策的分析能力。在预见到趋势之后,我们需要对其
可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