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市场监管投诉举报处置提升会议讲
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市场监管投诉举报处置提升
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市市场监管领域投诉举报
处理工作的现状与问题,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强化措施,
全面提升投诉举报处置能力和服务质效,切实维护群众合法
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参加
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常委、副市长***同志,市市场监督管理
局全体班子成员,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
同志及分管投诉举报工作的副局长,市 12315 指挥中心、
12345 热线平台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市场监管所的业务骨
干。刚才,*区市场监管局、*县市场监管局、市 12315 指挥
中心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各自在投诉举报处置工作
中的经验做法,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讲得都很实在、很有针对性,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
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投诉举报处置工作的重要
性
投诉举报工作是市场监管部门联系群众、倾听民意的重
要桥梁,是发现市场监管问题、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线
索来源,更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近
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
长,截至 2024 年底,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已达到 56.3 万
户,较 2020 年增长了 42.6%,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但与此
同时,投诉举报数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据统计,2024
年全市共受理各类市场监管相关投诉举报 18.7 万件,较 2023
年增长 15.3%,其中,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的投诉举报 3.2 万
件,占比 17.1%;涉及产品质量的投诉举报 2.8 万件,占比
15.0%;涉及价格违法的投诉举报 2.1 万件,占比 11.2%;涉
及虚假宣传的投诉举报 1.9 万件,占比 10.2%;其他类型投
诉举报 8.7 万件,占比 46.5%。这些数据一方面反映出群众
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们在市场监管工
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从处置情况来看,2024 年全市投诉举报按时办结率为
92.3%,较 2023 年提升了 3.5 个百分点,但群众满意度仅为
85.7%,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部分地区和单位在
投诉举报处理过程中,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
不明确、办理流程不规范、解决问题不彻底等问题。比如,
在去年的一次专项督查中发现,*县市场监管局有 12 件投诉
举报因办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出现了超期办理的情况,其中
有 3 件还引发了群众的二次投诉;*区市场监管局在处理一
起涉及保健品虚假宣传的投诉举报时,由于调查取证不充分,
导致处理结果未能让群众满意,最终形成了信访积案。这些
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损害了
市场监管部门的公信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做好投诉举报处置工作,不是一项
简单的业务工作,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
体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更是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的必然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
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投诉举报处置工作摆在更加突出
的位置,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这项工作不断取得
新成效。
二、聚焦突出问题,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整治顽瘴痼疾
当前,我市投诉举报处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
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加
以整治,将会严重制约工作质效的提升。我们必须以刀刃向
内的勇气和决心,深入查摆问题,深挖问题根源,采取有力
措施,坚决加以整改。
(一)着力解决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责任不落实是
导致投诉举报处置工作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
一些单位存在着“首接负责”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对于受
理的投诉举报,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处理,而是相互推诿、扯
皮,导致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比如,去年有群众投诉某商
场销售的电子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市 12315 指挥中心将工单
派发至区市场监管局,区市场监管局又以该商场的注册地在
县为由,将工单退回,而县市场监管局则以实际经营地在区
为由,不予受理,来回推诿了 3 次,才最终由区市场监管局
受理,这不仅拖延了处理时间,也让群众跑了不少冤枉路。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首接负责”制度的执行,
明确各单位、各岗位的职责分工,对于受理的投诉举报,
无论是属于本单位管辖还是其他单位管辖,首接单位都要负
责到底,不得推诿扯皮。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于
因责任不落实导致投诉举报处理不当、引发不良后果的,要
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同时,要加强对责任落实
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对投诉举报工单的流转、办理情况进
行抽查,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二)全力整治办理流程不规范的问题。办理流程不规
范是影响投诉举报处置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部分单位在
投诉举报处理过程中,存在着受理不及时、调查取证不规范、
处理结果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据统计,2024 年全市有 2.1 万
件投诉举报因受理不及时,超过了规定的受理时限;有 1.8
万件投诉举报因调查取证不规范,导致处理结果缺乏说服力;
有 2.3 万件投诉举报在处理完毕后,未能及时将结果反馈给
投诉举报人,引起了群众的不满。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
进一步规范投诉举报办理流程,制定详细的工作指引,明确
受理、调查、处理、反馈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和时限。要
加强对办理流程的监督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投诉举报
工单的办理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及时发现和纠正流程不规范
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
办理流程的熟悉程度和执行能力,确保每一件投诉举报都能
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处理。
(三)切实解决问题解决不彻底的问题。问题解决不彻
底是导致群众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一些单位在处理投诉
举报时,只是简单地进行调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导致群众反复投诉。比如,有群众多次投诉某小区周边的餐
饮店铺存在油烟污染问题,*街道市场监管所虽然进行了多
次调解,要求店铺进行整改,但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监管措
施,店铺的油烟污染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群众投诉
不断。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要树立“实质解决”的理念,不仅
要解决投诉举报表面上的问题,更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
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加强对处
理结果的跟踪问效,对于处理完毕的投诉举报,要定期进行
回访,了解问题是否得到彻底解决,群众是否满意。对于群
众不满意的处理结果,要重新进行调查处理,直到群众满意
为止。同时,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针对投诉举报中反映出
的共性问题,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