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委政法委书记在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委政法委书记在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工作会议, 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总结我县 基层法治建设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 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 实法治保障。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 政协相关领导同志,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政法 委员,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部分村(社区)司 法协理员代表等。刚才,县司法局、*镇、*街道作了汇报发 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经验做法,又提出了下一步思路, 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 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重大 意义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法治建设是全面 依法治国的根基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进全面 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这为我们做好 基层法治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我县始终把基 层法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基 层法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对标新时代新要求,仍存在不 少短板和薄弱环节。 (一)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县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类矛盾纠 纷呈现出数量增多、类型复杂、化解难度加大的特点。据统 计,2024 年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 1260 起,其中物业纠 纷 230 起、邻里纠纷 310 起、经济纠纷 280 起、婚姻家庭纠 纷 260 起、其他纠纷 180 起,这些纠纷大多发生在基层,如 果不能依法及时有效化解,很容易引发越级上访、群体性事 件等不稳定因素。例如,镇村曾因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引发 群体性上访事件,涉及农户 120 余户,经司法协理员与村干 部联合调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 关法律法规,历时 1 个月才最终达成和解协议,这充分说明 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良好的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环境,基层作为市场主体和群 众活动的主要场所,其法治水平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信心和 活力。2024 年,我县新增市场主体 860 家,但据企业满意度 调查显示,有 15%的企业认为基层执法不规范、20%的企业 反映合同纠纷解决不及时,这些问题都与基层法治建设滞后 密切相关。比如,*街道辖区内某企业与供应商因合同履行 问题产生纠纷,由于基层调解组织缺乏专业法律人才,导致 纠纷拖延 3 个月才通过诉讼解决,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时间成 本,也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三)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是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途径。 基层治理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治水平的高低。 近年来,我县通过推行司法协理员制度、加强普法宣传等措 施,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和群众法治意识得到一定提升。 2024 年,全县基层干部依法决策率达到 85%,群众通过法律 途径解决问题的比例达到 60%,较 2023 年分别提升 10 个和 15 个百分点。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县基 层干部依法决策率已达到 95%,群众依法维权比例达到 80%,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不断提升 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肯定成绩成效,准确把握我县基层法治建设的现状 与问题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基层法治建 设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 效,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基层司法力量不断充实。针对基层司法所“人少 事多”的突出问题,我县于 2023 年启动司法协理员制度试 点工作,通过公开招聘、严格选拔,共聘用司法协理员 180 名,平均每个乡镇(街道)配备 5-6 名,实现了村(社区) 司法协理员全覆盖。为提高司法协理员业务能力,县司法局 制定了系统的培训计划,累计组织集中培训 12 期,培训司 法协理员 1500 人次,邀请法学专家、业务骨干授课 40 余次, 内容涵盖法律法规、调解技巧、社区矫正等多个方面。同时, 建立“以老带新”机制,安排经验丰富的司法所工作人员与 司法协理员结对帮扶,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通过这 些措施,司法协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在基层 法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 年共参与处理各类案件 860 起,化解矛盾纠纷 720 起,化解率达到 83.7%。 (二)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司法协理员立足基层实 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 治意识。2024 年,全县司法协理员共开展普法讲座 320 场, 发放宣传资料 15 万份,制作普法短视频 80 条,通过微信等 平台发布后,累计阅读量达到 50 万人次。针对群众关注度 高的物业纠纷问题,县司法局组织司法协理员在*镇、*街道 等 6 个乡镇(街道)开展“物业管理与法律责任”主题讲座 12 场,参与群众达 2000 余人,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详细解 读相关法律规定,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据问卷调查 显示,经过普法宣传,群众对民法典、宪法等法律法规的知 晓率达到 75%,较 2023 年提升 20 个百分点,法治观念逐步 深入人心。 (三)矛盾纠纷化解成效显著。司法协理员充分发挥贴 近群众的优势,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努力将矛 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24 年,全县司法协理员 共排查矛盾纠纷 1350 起,成功化解 1120 起,化解率达到 83%,其中化解物业纠纷 180 起、邻里纠纷 260 起、经济纠 纷 220 起、婚姻家庭纠纷 210 起、其他纠纷 250 起。例如, *社区某小区因管道泄漏导致居民生活不便,物业公司与热 力公司因责任界定问题产生分歧,迟迟未能解决。司法协理 员得知情况后,立即联合社区网格员上门调解,查阅相关条 例和过往案例,明确双方责任,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仅用 5 天时间就解决了问题,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特殊人群帮扶扎实有效。司法协理员对刑满释放 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人群进行定期走访,提供全方位 帮扶,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2024 年,全县司法协理员共 走访特殊人群 860 人次,提供就业指导 320 人次、心理疏导 280 人次、法律援助 150 人次,帮助 45 名刑满释放人员和 30 名社区矫正对象找到了工作。社区矫正对象*某因多次找 工作碰壁而情绪低落,司法协理员了解情况后,主动与他谈 心交流,鼓励他树立信心,并积极联系企业为其寻找合适岗 位,最终帮助他在一家物流公司找到了工作。在司法协理员 的帮助下,*某逐渐走出阴影,认真接受社区矫正,积极改 造自己。通过精准帮扶,我县特殊人群重新犯罪率控制在 3% 以内,低于全省平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