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把忠诚担当为民融入市场监管血脉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一次专题党课学习。我所要讲的主题,
是每一位市场监管干部都必须时刻思考和践行的根本性问题—
—如何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将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事业的无畏担
当、对人民的深厚情怀,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融入我们
市场监管工作的血脉之中。
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一头连着波澜壮阔的经济发展大局,一头
系着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冷暖。我们肩负的使命,是维护市场的
“公”与“平”,守护消费的“安”与“心”。在当前经济形势复
杂多变、新兴业态层出不穷、风险挑战交织叠加的背景下,锻造
一支政治坚定、本领高强、敢于亮剑、善作善成的市场监管铁军,
不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更是我们践行“人民至上”执
政理念的必然要求。这需要我们每一名同志,都以“想干事”的
自觉校准人生航向,以“能干事”的本领夯实履职根基,以“敢干
事”的担当破解发展难题,以“干成事”的实效回应人民期待,在
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凡的忠诚与担当。
下面,我将围绕“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这四
个方面,与同志们作深入交流。
一、厚植“想干事”的初心自觉,在对党忠诚中筑牢信仰之
基
“想干事”,是事业成功的起点,是价值追求的源泉。它回答
的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想不想干事”
的核心,不在于外部的压力与要求,而在于我们内心深处是否始终
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作为党和人民手中的市
场监管卫士,我们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个思想“总开关”问题,把“要
我监管”的被动应付,转变为“我要监管”的主动作为。
第一,这种主动作为源于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市场监管工
作本质上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业务工作也是我们党执政能
力的重要体现。我们的每一次执法、每一次检查、每一次服务,
都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
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来审视、谋划和
推进工作。当中央强调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时,我们就要
思考如何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当国家提出要强化知识产权
保护时,我们就要思考如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当党委政府要
求优化营商环境时,我们就要思考如何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效能。
只有将政治忠诚深深镌刻在脑海里、融入到血液中,我们才能在
纷繁复杂的市场现象中保持清醒头脑,在维护市场稳定、服务高
质量发展、保障民生安全中找准自身定位,确保市场监管工作始
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第二,这种主动作为根植于“监管为民”的深厚情怀。我们
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人民监管市场。要
时刻牢记,我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为民服务的哨位。要坚决摒弃“多
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懈怠思想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官僚主
义。看到校园周边的“三无”食品,不能仅仅是下发一张整改通
知书了事,而是要主动追根溯源,彻底端掉其生产销售链条;发现
网络直播中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苗头,不能等到消费者投
诉了才去处理,而是要及时介入、果断查处,将欺诈行为扼杀在萌
芽状态;在巡查中遇到电梯、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侥幸,必须第一时间督促使用单位停止运行、
立即整改,把事故风险降到最低。只有真正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
在心上,把监管责任扛在肩上,才能在日常巡查中多一份细心,在
风险排查中多一份敏锐,在处理投诉中多一份耐心,让人民群众真
切感受到市场监管的力度与温度。
二、锻造“能干事”的过硬本领,在精业笃行中练就担当之
能
新时代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我们监管
的领域之广、专业性之强,前所未有。从食品药品的生产流通,到
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从网络交易的虚拟空间,到特种设备的实体
安全;从价格行为的监督检查,到广告宣传的真伪辨别,每一项工
作都像是一门精深的学问,考验着我们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
力。光有“想监管”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会监管”
的本领,努力实现从“不善监管”到“善于监管”的跨越。
首先,要向书本法规要“法力”,做到依法行政、精准监管。
法律法规是我们市场监管干部履职的根本依据和最强大的武器。
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行为,如果我们对法律法规一知半解,执法办
案就可能进退失据、漏洞百出。全局同志都要有“本领恐慌”的
危机感,下大力气钻研《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产品质量
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特种设备安全法》等一系列与我们工作
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要原原本本地学、逐条逐句地
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准确把握立法精神和核心要
义,确保每一次监管执法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程序规范、定性
准确、处置得当,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其次,要向火热实践要“眼力”,做到明察秋毫、一击即中。
市场监管的真功夫、硬本领,最终要到实践中去磨砺。书本上的
知识是静态的,而市场是动态变化的,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也常常
是隐蔽的、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一线,在实践中练就
一双“火眼金睛”。在农贸市场检查中,要能快速识别注水肉、假
冒农产品;在企业生产车间巡查中,要能敏锐发现特种设备运行的
风险点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在网络交易监管中,要能从海量信息
中追踪到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的隐蔽线索;在处理消费投诉时,要
能准确判断责任归属,有效化解矛盾。这些能力,不是坐在办公室
里看文件就能获得的,必须靠我们扑下身子、迈开双腿,在一次次
的检查、一次次的办案中去积累、去总结、去提升。
再者,要向时代新知要“脑力”,做到与时俱进、创新监管。
当前,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发展,给我们的监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直播带货中的产品
质量问题、社区团购中的低价倾销和价格欺诈、利用人工智能生
成的虚假广告、预付式消费的“跑路”风险等等,这些新问题、
新现象,如果我们还是沿用传统的监管思维和手段,就必然会陷入
被动。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拥抱新技术、学
习新知识。要积极“充电”,学习掌握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
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非现场监管、智慧监管的新路径。同时也
要敢于“放电”,在实践中大胆尝试运用这些新技术,让监管能力
真正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实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有效
监管。
三、涵养“敢干事”的担当精神,在较真碰硬中彰显监管之
威
市场监管工作,很多时候都处在矛盾的风口浪尖,面对的是形
形色色的利益纠葛。敢不敢坚持原则、较真碰硬,是检验我们干
部党性强不强、作风硬不硬的试金石。如果面对违法行为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