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代表在全县镇(区、街道)新任中层干部
培训班上的发言材料(2 篇)
目录
1.把准“民生脉” 做实“服务账” 绘就开发区民生幸福图景 ...2
2.提升宣传工作“软实力” 夯实镇域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5
把准“民生脉” 做实“服务账” 绘就开发区民生
幸福图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群众的“柴米油盐”“急难愁盼”,
既是民生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岗位担当的“试金石”。近年
来,我们始终将“为民服务”的初心融入政策落地、服务供给的每
一个细节——从保障基本生活的“兜底”行动,到拓展服务维度的
“专项”创新,再到巩固成效的“长效”建设,始终以精准发力回应
需求,以务实作为解决难题,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把“民
生小事”办成群众满意的 “暖心实事”,为开发区群众的幸福生活
筑牢根基。
筑牢民生兜底“安全网”:以精准施策践行为民初心。我们将
“保障基本民生”作为首要任务,以“精准化、全覆盖”为目标,把
政策红利精准送达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群众,用“真金白银”和“贴
心服务”筑牢民生底线。在社会保障领域,坚持“应保尽保、动态
调整”原则,确保民生资金足额发放、精准到人,同时根据实际
情况动态优化保障名单,既避免政策“漏享”,又杜绝资源“浪
费”。及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非农义务兵家庭优待金、
大学生入伍奖励金等,让优抚对象、军属感受到政策温度。针对
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精准对接帮扶资源,从生活照料、
心理疏导到技能培训,全方位为特殊关爱照护人群排忧解难,让
关爱服务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而在养老服务领域,我们
推动“长者驿家”顺利运营,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运营模
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健康监测、文娱活动等一站式服务,有
效破解老年人“吃饭难、照料难”问题,让养老服务更有“烟火
气”。
打造专项服务“新品牌”:以主动作为彰显担当本色。如果说
民生兜底是“基础题”,那么创新开展专项服务就是“加分题”。我
们跳出“被动执行”的思维,主动谋划特色活动、搭建服务平台,
以“品牌化、多样化”的专项服务,拓展为民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彰显“勇争先”的担当。坚持让政策“活起来”。开展社会救助宣传
月活动,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易接受的形式,把低保、特困等
救助政策讲清楚、说明白,让需要帮助的群众“知政策、会申
请”;组织“先锋引领 绿色祭扫 共筑新风”清明节文明祭扫活动,
通过文化宣讲、文明宣传等方式,实现“服务+宣传”的双重效果。
坚持让服务“实起来”。认真组织开展线上培训,积极动员报名社
工考试,持续为基层社工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聚焦“应急救护
能力提升”,常态化开展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考试,联合区安监
局,分批组织园区工贸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员 xxx 余人参加普
及性应急救护培训,不断为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夯实长远发展“硬基础”:以规范长效砥砺奋进姿态。民生工
作既要“当下改”,更要“长久立”。我们深知,只有建立规范的工
作机制、夯实长远发展的基础,才能让为民服务的成效持续巩固、
不断提升,这既是“作贡献”的延伸,更是“砥砺前行” 的底气。
我们坚持制度化、精细化原则,认真梳理残疾人证管理系统的相
关信息,严格落实残疾人证动态管理,规范从受理、回访到发放
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数据准确无误,为后续精准服务提供有效支
撑。始终将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常态化组织开展
普法宣传、书香读书活动,提升残疾人法律意识。进一步畅通完
善诉求表达渠道,最大程度化解矛盾纠纷,努力为残疾人工作生
活营造平安、和谐的稳定环境,确保了无越级上访信访。建立“民
善康”项目长效工作机制,及时汇总、送批报销事宜,确保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