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5年10月支部书记讲党课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5年10月支部书记讲党课材料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的支部党 员大会。现在是10月中旬,正是我们承前启后、总结过往、谋 划未来的关键时期。我们既要盘点今年前三季度的得失,也要 为年底的收官冲刺和明年的开局起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因 此,今天我以“永葆为民初心,锤炼过硬本领,在新征程上奋 力书写优异答卷”为主题,结合近期镇党委的工作部署和我们 村(社区)的实际情况,与同志们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 我们党因群众而生,靠群众工作起家,也必将依靠群众工作 走向未来。对于我们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而言,群众工作是 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 线,如何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如何始终 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我们必须时刻思考和践行的根本 性问题。下面,我将围绕这个主题,谈三个方面的认识和体 会。 一、永葆为民初心,始终将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的分量,我们每 一位共产党员都要在心中掂量清楚。我们手中的权力、肩上的 责任,都源于人民。只有把群众真正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 们记在心里;我们的脚下多沾一寸泥土,心中就会多沉淀一分 真情。 (一)思想上“破冰”,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习近 平总书记曾引用过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 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道 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总书记说,封建时代的官吏尚且 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员的境界理应更高。我们都是 从群众中来,本身就是普通百姓的一员,绝不能因为当了干 部,就产生了身份上的优越感,与群众之间隔了一道“心 墙”。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伟大情怀,为我们树 立了光辉的榜样。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我们村社两委的同 志,都要时常反躬自省:我做的工作对得起群众的期盼吗?我 拿的这份工资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吗?我的言行举止配得上共产 党员这个光荣称号吗?如果连最基本的为民情怀都缺失了,那 我们的党性就无从谈起。要把群众当成自己的家人亲人,主动 到田间地头去、到群众家中去,与他们同坐一条板凳,共话家 长里短,在零距离接触中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二)行动上“破题”,真心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群 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是举手 之劳的“小事”,对群众而言可能就是天大的“大事”“难 事”。想一想,如果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会不会想方设 法、竭尽全力去办好?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只要我们拿出同 样的态度和劲头来对待群众的事,就没有办不好的。群众对政 策不了解,对办事流程不熟悉,来找我们咨询,我们多一点耐 心、多一句解释、多一个指引,就能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我 们干部的威信也就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服务中树立起来的。对 于群众反映的诉求和问题,必须建立“马上就办”的工作机 制,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反馈,坚决杜 绝“等等看、拖一拖、推一推”的官僚作风。要把群众的“问 题清单”变成我们的“履职清单”,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 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 (三)姿态上“破壁”,诚心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什么 是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就是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以一种 平等谦逊的态度和一份真挚为民的情怀融入群众。我们不必刻 意“摆低姿态”,因为我们本就是群众的一员。在座的各位同 志,在上任之初都曾向村民们许下过庄严的承诺。现在任期过 去大半,我们可以扪心自问,有多少承诺已经兑现?有多少工 作还在纸上?为什么有些工作我们觉得是好事,群众却不理 解、不支持?根子很可能就在于我们没有真正和群众坐到一条 板凳上,我们说的话、做的事,没有贴近他们的心窝子,久而 久之,承诺变成了“空头支票”,信任就打了折扣。在信息技 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要警惕“指尖上”的群众工作代 替“脚板下”的群众路线。微信群里的通知、电话里的沟 通,永远无法替代面对面的交流所带来的温度和情感。只有常 在村头巷尾走一走,多到群众家中坐一坐,倾听最真实的声 音,才能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干群感情。 二、锤炼过硬本领,全面提升服务群众的履职能力 做好群众工作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门科学、一种能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实践,在 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增长才干、锤炼本领,真正成为群众工 作的行家里手。 (一)提升密切联系群众的“脚力”和“眼力”。密切联系 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群 众的真话、实话、心里话,往往不会在大会上讲,只有我们深 入到群众中去,在拉家常式的聊天中才能听到;群众的困难、 疾苦、烦心事,只有我们走到他们身边才能看到;推动工作的 好思路、好办法,也只有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才能找 到。要勤迈双脚,放下所谓的“官架子”,多到群众意见多的 地方去,多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实践证明,你和群众的物 理距离越近,心理距离就越近,工作就越得心应手。同时,还 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从群众的只言片语中发现普遍 性问题,从个别案例中洞察倾向性苗头,真正做到知民情、察 民意。如果我们的工作得不到群众支持,首先要反思的是我们 的工作方式和作风是不是出了问题,而不是先去埋怨群众。 (二)提升宣传引导群众的“脑力”和“口才”。群众工 作,既包括服务群众,也包括教育和引导群众。关键是要把思 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透。很多时候,群众不是不支 持,而是不明白。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做的是对 的,群众就应该无条件支持。要把道理讲清楚,把好处说明 白,把前景描绘好。就拿前段时间我们反复强调的人居环境整 治工作来说,这项工作难度不大,但成效一直不理想。有的同 志抱怨“基础差、习惯差、难整改”。为什么别的村基础就不 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