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机关公文抄袭问题专题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机关公文抄袭问题专题研讨会上的 总结讲话 同志们: 今天下午,我们召开这次公文抄袭问题专题研讨会,非常及 时,也十分必要。刚才,几位同志围绕会议主题,结合各自工作 实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发言,谈了认识、摆了问题、 提了建议,讨论的氛围很热烈,思想的碰撞很充分,达到了预期 目的。这充分说明,大家对公文写作中的顽瘴痼疾,特别是抄袭 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觉。 公文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指导 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其质量直接反映 着一个单位的履职能力、工作作风和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习近 平总书记多次就改进文风、转变作风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深刻阐 明了文风与党风、政风的内在联系,为我们匡正文风、提升工作 效能指明了前进方向。文风不正的背后是作风不实,而公文抄袭, 正是文风不正、作风漂浮最典型、最恶劣的表现之一。下面,我 结合大家的研讨,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正视问题,深刻认识公文抄袭的极端危害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从根子上杜绝公文抄袭,首先必须在 思想深处真正认清其危害,彻底摒弃“小事一桩”“无伤大雅” 的错误观念。 第一,公文抄袭是对政治忠诚的侵蚀。公文姓“公”,核心 是讲政治。每一份公文,都承载着特定的政治功能和政策导向。 无论是向上级的请示报告,还是对下级的部署安排,都要求内容 精准、实事求是。抄袭而来的公文,必然导致情况失真、数据失 实、措施失当。看似是走了“捷径”,实则是对上级决策部署的 敷衍塞责,对基层实际情况的漠视无睹。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一 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与求真务实的工作要求背道而驰,严重 损害了政令的畅通和政策的落地效果。如果任由这种风气蔓延, 最终将稀释政策的“含金量”,折损单位的公信力,动摇我们事 业发展的根基。 第二,公文抄袭是对履职能力的否定。公文写作,不仅是文 字工作,更是一个深入思考、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 综合过程。一篇高质量的公文,是作者责任心、业务能力和综合 素养的集中体现。反之,习惯于当“搬运工”,依赖于“复制粘 贴”,实际上是主动放弃了思考的责任和调研的功夫。长此以往, 干部将逐渐丧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得思想懒惰、不 接地气,对本职工作一知半解,对服务对象的需求一问三不知。 这不仅是个人的能力退化,更是对组织所赋予职责的严重辜负。 近年来,多地曝出公文“同质化”“套路化”甚至原文照搬的恶 性抄袭事件,不仅沦为社会笑柄,更暴露出相关单位和个人履职 能力的严重缺失。 第三,公文抄袭是对纪律规矩的践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公文处理有严格的法规制度,公文写作有明确的规范要求。抄袭 行为,本身就是对这些规矩的公然挑战和漠视。它破坏了严谨细 致的工作风气,助长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这种风 气一旦形成,就不只停留在文稿层面,还会渗透到项目申报、工 作总结、评优评先等各个环节,最终演变成一种“虚假”的组织 文化,严重污染单位的政治生态。我们教育系统作为立德树人的 重要阵地,为人师表,更应在作风建设上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如果我们自己都文风不正、作风不实,又何以育人、何以正风? 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我们单位在公文处理效率上取得了一 定成绩,例如根据 2025 年上半年的统计,我局收发文流转及时 率达到 100%,准确率达到 99.8%,部分科室通过数字化转型, 文件处理时效甚至提升了 38%以上。但效率不等于质量,速度不 代表水平。我们必须警惕,在追求高效的同时,决不能以牺牲内 容的真实性、原创性为代价。公文抄袭的病根在于思想上的“懒 癌”和作风上的“软骨病”,必须下猛药、出重拳,坚决根治。 二、聚焦关键,构建杜绝公文抄袭的长效机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根治公文抄袭问题,不能仅靠一次会 议、一次强调,必须立足长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构建 起一套科学、严密、管用的长效机制。从今天的研讨来看,大家 普遍认为,需要从“不想抄、不能抄、不敢抄”三个层面系统发 力。 首先,要筑牢“不想抄”的思想防线。这是治本之策。一是 要强化理论武装。要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文风转作风的重 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一项长期政治任务,通过中心组学习、支部 “三会一课”、专题培训等形式,反复学、深入学,真正把“短、 实、新”的文风要求刻在脑子里、融入血液中。要让每一位干部 都深刻认识到,写好每一篇公文,都是在践行“两个维护”的具 体行动。二是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要引导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 干部,把功夫下在平时,下在调查研究上。要大力倡导“走基层、 转作风、改文风”的实践活动,鼓励干部迈开双腿、深入一线, 去掌握第一手资料,去倾听群众真实声音。只有胸中有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