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在 2025 年全市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大会,主要任务是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
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的部署要求,总结近年
来我市教育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动员全市上下
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砥砺奋进,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为 X 绿色崛起迈向新高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刚才,我们共同观看了 X 教育工作专题片,回顾了过去几
年我市教育事业走过的不凡历程,取得的显著成绩。X 同志对
《关于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实施意见》作了解读,
X 区、X 县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这些都反映出我市教育
战线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成果。在此,我代表
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全市广大教师
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向关心支持 X
教育事业发展的省教育厅等省直部门、X 等兄弟市以及社会各界
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
基石。当前,X 正处在推动绿色崛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
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教育支撑、更加渴求高素
质的人才。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推进教
育现代化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全市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
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
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奋力开创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在坚定正确方向中铸魂育人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这个方向问题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要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
业的全面领导,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确保教育事业始终沿
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
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必须把稳思想之舵,巩固理想信念根基。育人的根本
在于立德。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
魂育人,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守
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和优
秀教师团队,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真学、真懂、真
信、真用。要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善于把
“X 革命老区”这一最宝贵的红色资源,转化为铸魂育人的生动
教材,组织广大青少年走进革命旧址、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工厂
车间,在亲身实践中感悟思想伟力,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
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他
们立报国强国大志向、争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二)必须践行“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
健康成长,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国家民族的未来。要坚持德
育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
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提升智育水平,深化教学改革,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养独立思考、创新创造
的能力。要强化体育锻炼,严格落实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帮
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要加强美育熏陶,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
素养。要崇尚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懂得劳动
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要全面
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
一体的育人网络,形成强大育人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全面发展。
二、深刻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在促进公平优质中普惠民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
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
热切期盼,持续加大投入、优化供给、补齐短板,让教育发展的
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一)优化资源配置,破解发展不均衡难题。教育公平是社
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市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必须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统
筹规划、精准施策。要科学调整城乡中小学和幼儿园布局,综合
考虑人口流动、城镇化进程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稳妥推进小规
模学校优化整合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解决“城镇挤、乡村弱”
的问题。要聚焦学段需求调配资源供给,精准测算学位需求,
加快推进一批学校的新建、改扩建工程,有效增加优质学位供给。
要加强跨学段动态调整和余额调配,建立灵活高效的资源调配机
制,确保学位资源跟着学生走、跟着需求走,实现供需匹配更加
精准高效,从根本上缓解“入学难”“择校热”等问题。
(二)提升基础教育水平,筑牢全民素质根基。基础教育在
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要深入实施基础教育
提质工程,推动各学段教育协调优质发展。学前教育要突出“普
惠安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义务教育要突出“优质均衡”,
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
用,推动师资、课程等优质资源共享,加快实现从基本均衡向优
质均衡的跨越,特别是 X 区、X 县要全力以赴,确保 2025 年县
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顺利通过。普通高中教育
要突出“多样特色”,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积极发展综合高中、
特色高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成长路径和选择空间。特殊教
育和专门教育要突出“关爱保障”,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改
善办学条件,让每一个残障儿童都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夯实教育发展第一资源。教师
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
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四有”好
老师。二要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实
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加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育
家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终身学习、不断进步。三要提高教师地
位待遇,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
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加大对乡村教师
的政策倾斜力度,在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同时要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
浓厚氛围,让广大教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