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投资结构变化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投资结构变化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情况调研报 告 党的 XX 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 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 力的攻关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 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20XX 年是推动 高质量发展的起始年,为深入了解今年以来全省投资结构变化推 动高质量发展情况,摸清投资结构、投资效益、转型升级方面突 出的亮点、存在的不足、发展的短板,分析当前投资发展“质” 的情况,研判投资结构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先导作用发挥情况, 为下一步优化全省投资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省统计局从 9 月份开始组织开展投资结构变化推动贵州高质量 发展情况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扩大有效投资取得新突破,有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调研表明,今年以来,贵州省坚持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围绕稳投资、稳增长、优结构、促脱 贫,全力推动扩大有效投资取得新突破,强动能、补短板、促效 率,充分发挥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总体呈现投资 结构优化、投资效益提升、转型升级加快的特点,固定资产投资 实现持续较快增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正向的促进作用。 (一)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持续调整,引导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1、一产投资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省深入推进乡 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 “第一场硬仗”,围绕“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 目标,牢牢把握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 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农业产业迎来了良好发展机遇,农业投资不 断加大,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初步形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 重大突破。1-10 月,全省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 29.1%, 较全部投资增速快 13 个百分点,一产投资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 4%,比上年同期提高 0.4 个百分点。一是加强规划引领产业发展 走向规模化。按照《贵州省农业产业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 (20XX-2020 年)》,着力发展蔬菜、茶园、食用菌、生态家禽和 中药材五大产业。今年以来,全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将附加值较低的玉米等传统农业种植面积调下来,通过整合各类 扶贫资金,加大对地改良、农业大棚、农业基地(园区)投入力 度,引导农户将收益高、见效快的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作 物种上去。如盘州市不断深化拓展“三变”内涵,对扶贫产业进 行补链强链,不断缩减传统农业规模,调减玉米种植,发展为 “人民小酒”供原材料的高粱种植。20XX 年新增高粱种植面积 2.04 万亩,已完成调减玉米面积 55.94 万亩。计划总投资 12.35 亿元的关岭县“关岭牛”项目,形成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 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有效提升农民收入。黔西 南金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金州龙”蔬菜品牌,芥蓝、迟菜 心等多种高端蔬菜品种,远销新加坡、韩国、香港、澳门、广州 等地。1-10 月,全省种植业、畜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 36.4% 和 19.7%,增速分别比全省投资增速高 20.3、3.6 个百分点。二 是发挥优势引导产业发展走向专业化。按照“一县一业”特色产 业发展思路,各地结合自身优势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如龙里县抓 住实施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的大好机遇,将刺梨发展成为该 县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截至目前,该县刺梨种植面积达 24.5 万亩,年产刺梨鲜果 10 万吨,产值达 X 亿元,覆盖农户 10163 户。研发出刺梨汁、刺梨干、刺梨精粉等 20 多种品牌,其中“龙 里刺梨”“龙里刺梨干”相继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三是三产 融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再升级。以园区为依托,完善园区基础设 施建设,多元化引进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水 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整合财政资金 12.3 亿元用于完善园区 水电讯路等基础设施,种植猕猴桃 10.05 万亩,引进 2 家科研机 构,建成产学研基地 2 个,建成库容 13400 立方米保鲜库 4 座。 按照“农旅一体化、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思路,积极推进米箩现 代农业观光园和猕猴桃深加工建设,围绕园区已建成 100 亩垂钓 池、100 亩玫瑰花园、20000 平方米采摘观光大棚、6300 平方米 生态餐厅、2000 平方米接待中心等,已具备“吃、住、行、游、 购、娱”功能。 2、二产投资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全省大力实施“双千 工程”,积极引进国内外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 对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改造升级,深入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 融合,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投资稳定增长,促进实体经济稳定 发展。1-10 月,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11.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2.4 个百分点。一是“千企改造”带动传统产业转型。贵州省坚 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不断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传统产业 转型,在收获金山银山的同时,守住绿水青山。紧紧围绕“节能 环保与安全改造”专项工作,把节能降耗作为倒逼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加快转型升级重要抓手,大幅度提高磷石膏、粉煤灰等大 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推进能源、有色、建材等重点企业实 施绿色化改造。1-10 月,全省“千企改造”工程启动实施企业 1513 户、涉及项目 1892 个。1-10 月,全省高耗能行业中,黑色 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投资 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 6.9%和 3.2%。高耗能行业占全省投资的比 重为 3.3%,比上年下降 1.7 个百分点。二是“千企引进”助推新 兴产业培育。贵州省从瞄准世界一流高端企业入手,紧盯世界 500 强企业、央企,及时跟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引进更多 国内外优强企业,带动现有企业转换发展理念脱胎换骨,加快培 育发展一批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截至目前,奥地利多贝玛亚索道 公司、德国思爱普、美国温德克等优强企业,苹果公司、中国电 子科技、北京王府井等 500 强企业已在我省落户,为培育更多产 业领头羊打下坚实基础。1-10 月,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 16.9%,增速高于全部投资增速 0.8 个百分点。三是促进大数据 与实体经济相融合。今年以来,全省持续利用大数据改造传统产 业培育新动能,促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相融合。位于贵安新区的 贵州华金润科技集团公司,该公司的智能制造车间配置了手机整 机全自动生产线设施设备,通过大量采用先进传感器定位控制技 术与模块设计,可随时根据生产工艺调整生产线各工位及生产流 程。1-10 月,全省装备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 23.9%,其中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比上年同期增长 31.3%。 3.三产投资持续改善经济结构。今年以来,全省“三二一” 的产业投资格局不断巩固,第三产业投资占主体地位,产业形态 上呈现出从低级向中级、高级不断攀升的特征,全省投资结构持 续改善引导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优化。1-10 月,全省第三产业投 资增长 16.2%,占全部投资比重为 83.9%,表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