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化改造传统产业的路径研究(调研报
告)
近年来,传统产业需求乏力、品牌效益不明显、竞争过度、
产能过剩等问题日益突出。为顺应消费升级大趋势,推动高质量
发展,需要以产品和服务数字化、智能化为导向推进传统产业转
型升级,减少低端无效供给,培育发展新动能,综合各地经验来
看,通过数字化改造,赋能提升传统产业是一项有效措施,同时
也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202X 年我国数字经
济规模达到 XX 万亿元,其中产业数字化规模达 XX 万亿元,
占 GDP 比重为 31.2%,产业数字化已成为数字经济和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商洛为积极适应“双碳”时代,提出对矿
产企业等传统产业进行规模化、绿色化、延链化、数字化、安全
化改造,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力举措,为
打造“一都四区”提供了强劲助力。下一步如何抓住产业革命的
历史机遇,借力数字经济发展大潮,实现跨越式发展,商洛的传
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战略选择尤为重要。
一、提高认知水平是数字化转型的必要前提
数字经济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从《数字经济及其
核心产业统计分类 20XX》的类别划分来看,数字产业化,又称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
服务业等,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数字化主要是指应用数
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传统产业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是数
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目前,数字化转型已深度渗融合于经
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新模式、新业态日新月异,谋划我市传
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结合实际,把握大势,对目前整体情况
进行科学研判。
(一)从数字化发展规律上看,应提高对数字化特点的认知
水准。第一,应对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有科学的认知。从国内看,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虽然
我市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达到 30%,但是 GDP 总体规模小,数
字经济对 GDP 贡献规模在全省依然处于靠后位次。因此,要充
分认识到数字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规模、
结构等是决定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第二,应对数字经济核
心产业发展规律有科学认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资本、科技、
人才密集型产业,随着发达地区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会产生一定
的产业外溢。从全国来看,目前承接产业转移较为迅猛的地区,
均是前期有针对性的创造了必要条件或有一定的产业配套能力。
我市支撑数字经济发展有关要素构建还不够不完善,承接产业转
移的能力不强,把握数字产业化机遇还需要在很多方面构建支撑
体系。第三,应对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侧重点有清晰认知。
产业基础好、大规模企业多,经济发达的地域在产业数字化上有
先发优势,数字化转型、渗透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更强,推进
意愿更为强烈。从调研过的 50 余家商洛本地企业来看,各类型
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较低。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效率,降低成
本,是本轮产业革命的核心,一旦“掉队”形成的“马太效应”
将愈加明显。产业数字化的核心是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做好传
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增强传统产业发展后劲的必要环节,产业
数字化发展水平将是我市传统产业产业能否在新一轮产业革命
中生存下来,发展壮大的关键,更是我们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
合,互相促进取得突破的关键。
(二)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看,应提高对数字化战略制定
的认知水准。第一,应对自身优势进行研判。横向对比中西部经
济欠发达地域,在 5G 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基础等差距不大
的情况下,随着高铁和支线高速相继贯通,我市区位交通优势将
愈加明显。三大主导产业(新材料、绿色食品、大健康)发展环
境和产业基础比较好,可借鉴外地的数字化转型赋能相关经验、
案例比较充足,易于复制成功。秦岭良好生态及日趋增长的环保
需求,为碳交易等资源数字化交易方法、标准等经验探索提供了
必备的物质基础,易于形成区域性甚至国内排名靠前的碳汇交易
市场。从“东数西算”来看,我们的地理空间位置和气候优势也
优于西部其他地区。第二,应对细分领域发展方向进行研判。从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特征看,其具有投资额度大,高端人才需求量
大,技术迭代快的特点,相比于传统产业,构建产业聚集区,拉
长产业链条的难度更大,我市除虎之翼产业园之外,形成细分领
域龙头的企业不多。因此,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必须要在细分
领域,甚至某一具体产品上进行培育,形成优势,之后以规模
优势拉长产业链条。从产业数字化看,我市特色农产品、绿色食
品和大健康医药产业,可成为数字化转型赋能的重点产业,通过
数字化赋能提升,优势叠加,易于在细分领域上构建起更为宽阔
的产业“护城河”,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从数字化转型的环境上看,应提高对数字化政策供给
的认知水准。第一,应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我市虽然出台了一系
列政策性文件,但是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比较宏观,对短、中、
长期目标及阶段性重点任务比较笼统,特别是传统产业数字化赋
能提升有关政策规划比较欠缺。下一步,应借鉴其他地区典型模
式与经验,以向数字经济高梯度发展层次迈进为目标,以融入发
展极核为导向,以打造重要节点城市为基础,进一步优化规划。
第二,应提高政策的操作性。产业数字化方面,受限于我市产业
发展基础,目前尚无足够的产业大集群来支撑。数字产业化方面,
发展水平和层次较低,门类空缺较大,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突出。
因此,下一步要改变我市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政策套用省级
政策文件,宏观指导比较多,结合实际,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制
定出台较少的政策供给滞后现象。第三,应提高政策支撑能力。
我市财政比较紧张,有限的财政资金主要用来保运转、保民生及
投入支柱产业。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引导
资金,但是投资新兴行业,按照规律需允许一定比例的无效投资,
要有容错机制。因此,需要对目前的政策进行梳理和整合,在
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政策的同时,建立适度超前的数字化转型财
政政策支撑体系,确保政策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作用。
二、找准核心问题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
商洛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既存在其他地域存在的共
性问题,也存在一些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个性问题,必须认真加以
研究。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梯度靠后,受我市数字化转型发展阶段、
总量规模、产业结构、优势资源禀赋和发展契机差异等影响,容
易在细分领域突破方向上出现偏差,对制定短期目标造成误导。
下面将结合我市实际,立足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梯次,紧扣产业发
展方向,排除某些短期行业“风口”的不利影响,分析存在的核
心问题。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