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 2025 年人才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 2025 年人才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总结今年以来我区人才工作的进展与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
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全面部署。刚才,区人社
局等 9 家单位作了很好的汇报,总结了成绩,剖析了问题,提出
了思路,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在服务大局中坚定人才强区的战
略自信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区域竞争加剧的严峻
挑战,全区上下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人才工作置于高质量
发展的核心位置,全面落实各项决策部署,推动人才工作实现了
“稳中有进、质效齐升”的良好局面。一是“大人才”工作格局
持续优化。我们坚持系统思维,强化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
筹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同向发力,形成了齐抓共管
的生动局面。通过实施“X 英才归巢”计划,我们的人才引力场
效应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全区成功引进了包括高端制造、数字
经济、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硕博士及专项人才 47 名,吸纳了
各类实用技能人才超过 400 人。更令人欣喜的是,人才回流态势
持续向好,回乡创新创业的人才数量同比增长了 15%,为区域发
展注入了宝贵的“源头活水”。二是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持续升级。
我们深知,留住人才的关键在于营造安居乐业的优良生态。备受
关注的人才公寓二期项目已全面投入使用,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达
到 5 万平方米,可提供精装修房源 500 余套,容纳近千名人才实
现“拎包入住”。公寓内还高标准配备了健身房、阅览室、共享
厨房和青年社交空间等生活设施,切实提升了人才的归属感和幸
福感。同时,我们建立了人才服务“一卡通”制度,统筹解决了
引进人才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保健等方面的
急难愁盼问题,用真心实意的服务彰显了 X 爱才敬才的温度。
三是产才融合发展效能持续彰显。我们始终坚持人才链、产业链、
创新链一体化布局,围绕全区产业发展蓝图,让人才“跟着项目
走”、项目“带着人才跑”。今年全区新开工的 26 个重点项目,
涵盖了先进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关键领域,这些项目不
仅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是人才集聚和发挥作用的主阵地。通
过项目建设,我们不仅带动了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团队的
引进,也为本土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实
现了人才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高质量发
展的要求,对标先进地区的实践,我区的人才工作仍存在一些不
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才结构尚需优化,能
够引领产业变革的顶尖人才和战略科学家仍然稀缺,高技能领军
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人才效能释
放不够充分,部分领域存在人才评价标准单一、激励机制不够灵
活、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人才的创新活力未能完全激
发。三是人才生态仍有提升空间,人才服务的精细化、专业化
水平有待提高,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氛围还需要进
一步营造。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拿出切实可行的
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在“引育留用”全链条上实现新
突破
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
紧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在“引、育、留、用”四个
关键环节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
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第一,聚焦“高精尖缺”,在“引”才上实现新突破。引才
是人才工作的先手棋。要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引才体系,变“大水
漫灌”为“精准滴灌”。一要围绕产业“靶向引”。紧密对接我区
26 个重点项目和“四新”经济发展需求,编制发布《X 区重点
产业紧缺人才目录》,绘制“产业人才地图”,按图索骥,精准引
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领军
人才和创新团队。二要拓宽渠道“全球引”。要有全球视野和战
略眼光,深化“以才引才”“以会引才”“以赛引才”等模式,支
持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富集地区建立“人才飞地”或离岸
研发中心。要深入实施服务我区振兴发展的“双百千万”人才工
程,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重点引进和支持百名科技领军人才、
千名产业骨干人才、万名青年技能人才,为他们提供项目资助、
科研经费和安家补贴等全方位支持。三要创新方式“柔性引”。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要大力推行顾问指导、项目合作、技术入
股、周末工程师等柔性引才方式,吸引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和高
端人才为我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二,坚持“内培外训”,在“育”才上构筑新高地。引进
人才是“增量”,培育本土人才是激活“存量”,两者同等重要。
一要着力培育本土领军人才。启动实施“X 学者”支持计划,遴
选一批有潜力、有实力的本土优秀人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