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全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会 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 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和全市深 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会的部署要求,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 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一体推进重点改革攻坚和高 质量发展,动员全区上下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 措,奋力开创我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局面。 刚才,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会精 神,相关单位也汇报了全区改革进展与国有资产盘活情况。总的 来看,今年以来,全区国资国企战线保持了改革定力,迎难而上、 持续发力,在“瘦身健体、止损增效、盘活存量”等方面取得了 阶段性成效,国企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定增长,发展质效呈现向 上向好态势,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同 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国资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啃 硬骨头的关键阶段。改革深水区的险滩暗礁、发展转型期的瓶颈 制约、市场竞争中的风险挑战,都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区上下必须强化“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全面提升国资国企的创新 力、控制力和竞争力。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在把握时代大势中坚定改革决心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是关 系我区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首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服务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必然 要求。当前,国家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市委、市政府也正大 力推进现代化新 XX 建设。我区作为中心城区的重要板块,必须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全市、全区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展现作 为。区属国有企业作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压舱 石”,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传统的城市建设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 更要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 重大战略,在科技创新、产业引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 域发挥更大作用。初步统计,2025 年前三季度,区属国企资产 总额达到约 3800 亿元,实现营业收入超过 260 亿元,利润总额 同比增长 8.2%。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相比,我们的国企在产业能级、创新能力、市场化水平上仍有不 小差距。不深化改革,就无法有效承接重大战略任务;不加快转 型,就难以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 其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政策性保护和区域性垄断正在逐步减弱, 所有企业都被推向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我们的区 属国企,长期以来习惯于在政府主导的框架内开展业务,市场意 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相对薄弱。一些企业主业不突出、核心 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不到位;一些企业历史包袱沉重,资 产负债率依然偏高,持续“造血”能力不足。这些问题如果不能 通过深化改革得到根本解决,我们的国有企业就可能在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必须通过改革,推动国有企业 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 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 再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提升国有资产监管效能的内在要 求。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确保其保值增值是国资监 管部门和国有企业的共同责任。过去,我们的监管方式相对传统, 存在“重审批、轻监管”“重事前、轻事后”等问题,监管的穿 透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有待加强。进入数字时代,传统的监管模 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快速多变的经营活动。例如,一些企业 在项目投资、资金使用、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存在潜在风险,如果 不能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实时监控和预警,就可能造成国有资产 的流失。因此,必须加快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新模式, 特别是要强化数字化、穿透式监管能力建设,真正做到放活与管 好相统一,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效率双提升。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在攻坚克难中推动改革取得新突 破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 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 中力量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第一,全面巩固拓展“瘦身、止损、盘活”综合成果,夯实 高质量发展根基。这是本轮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决定改革成 败的关键一招。要持续用力,务求实效。一是要持续放大“瘦身 健体”效应。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提升效率和竞争力,而不是简单 地做大规模。要坚决清理退出不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 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要优化企业组织架构,压缩管理层 级,精简冗余人员,切实降低管理成本。对于长期亏损、扭亏无 望的“僵尸企业”,要下定决心,按照法定程序,通过兼并重组、 破产清算等方式果断处置,确保到 2025 年底全面完成清理工作。 这项工作不能有任何犹豫,必须坚决彻底。二是要加速实现从 “止损治亏”向“造血增效”的根本转变。止损是底线要求,增 效才是最终目的。各亏损企业要逐一制定并严格执行扭亏增盈方 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国资监管部门要加强跟踪督 导,对扭亏无力的企业负责人要严肃问责。更重要的是,要帮助 和引导企业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建 立可持续的“造血”机制。要力争在未来两年内,区属国企的平 均净资产收益率提升 2~3 个百分点。三是要狠抓资产多元化盘 活。我区有大量的闲置和低效资产,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但也是 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要全面摸清家底,建立全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