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县第三季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
改工作调度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第三季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调
度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分
析当前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调度重点难点问题的
整改进展,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压实。刚才,*经济
开发区管委会的同志解读了《*工业园区异味整治帮扶方案》,县
生态环境局的同志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县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
重点工作进展,相关单位也就突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了汇报。总
的来看,大家的汇报实事求是,问题找得准,措施也比较具体。
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把脉会诊”的分析会,也是一次“加
压鼓劲”的动员会。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攻坚
战,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与正视问题并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忧患意
识
今年以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
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向好的态势。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凝聚了在座各位以及全县环保战线
同志们的辛勤汗水。根据县生态环境局的通报,截至 9 月底,我
县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92.5%,同比提升 1.2 个
百分点;PM2.5 平均浓度为 28 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约 5.2%,首次在季度考核周期内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
方面,我县主要河流的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在 100%,
总体稳定在Ⅱ类水质标准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达标率也持续保持 100%。这些数据说明,我们过去一段时间的
工作是有力的、有效的。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的取得只是阶段性的,
当前我县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
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反复。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
导向。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更不能对眼前的问题视
而不见。当前,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警惕:第一,
一些“老大难”问题积弊甚深,根治难度大。比如,建筑工地的
扬尘污染、部分区域的露天焚烧、城乡接合部的“脏乱差”现象,
这些问题反复抓、抓反复,但依然时有发生,就像是生态环境的
“牛皮癣”,屡禁不止。再比如,部分乡镇的污水处理设施虽然
已经建成,但管网配套不完善、运行负荷率偏低,导致处理效能
大打折扣。还有一些区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虽然经过多轮整
治,但散户污染、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这
些问题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我们常态化监管机制的短板和末端治
理能力的不足。第二,一些“新发性”问题凸显,成为群众反映
强烈的痛点。随着我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新的环
境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今天会议重点讨论的*
工业园区异味扰民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影响了周边群众的正常生
产生活,也损害了我县的对外形象,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民生
之患”。这类问题技术性强、涉及面广,治理起来更为复杂,考
验着我们的治理智慧和担当精神。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有效应对,
就可能从一个环境问题演变为社会稳定问题。第三,一些整改工
作存在“温差”现象,责任压力传导不到位。从督查情况看,部
分单位和干部在思想认识上仍然存在偏差,认为环保是“软任
务”,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具体表现为:有
的问题整改方案制定得很好,但行动迟缓、推进不力,停留在
“纸上整改”;有的问题整改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
乏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导致问题整改后不久又死灰
复燃;还有的单位之间推诿扯皮,“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依然
存在,压力传导层层递减。这种“制度空转”的现象,是抓好问
题整改的最大障碍。这些问题,无论新旧,都是我们绕不开、躲
不过的坎,是我们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
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等不
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坚
决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这场硬仗。
二、提升政治站位与发展观念,深刻把握生态环境保护的极
端重要性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首要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认识的
高度,决定了工作的力度和成效的深度。我们必须从三个维度来
深化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和把握。
一是从政治高度看,抓生态环保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
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
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我们
必须坚决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中央和省市对生态环保的重视程
度前所未有,督察问责的力度也前所未有。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
抓环保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不是一项普通
的业务工作,而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
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
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守护好*的蓝天、碧水、
净土。
二是从发展角度看,抓生态环保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
求。我们必须彻底摒弃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的错误观
念。事实一再证明,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路子走不通,
也走不远。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应有之义。
抓好环境问题整改,短期看可能会让一些不合规的企业“阵痛”,
但长远看,这是在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积蓄动能。通过环保
倒逼,可以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绿色发展新
动能。像*的一些地方,通过对矿山生态的修复,不仅恢复了绿
水青山,还发展起了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实现了生态效益、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
发展之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
展的鲜明底色。
三是从民生角度看,抓生态环保是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的迫切
需要。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随着生活
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从过去
盼温饱,到现在盼环保;从过去求生存,到现在求生态。一个地
方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像
这次工业园区异味问题,群众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强烈?就是因为
它直接影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