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XX 市政协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调
研报告
一、烟台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一)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情况
我市现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4 家,其中,潍柴新能源商用
车有限公司为 1 家新能源商用车整车生产企业,烟台舒驰客车有
限责任公司、烟台海德专用车有限公司为 2 家新能源专用车生产
企业,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为 1 家在建的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
产企业。产品涵盖纯电动轻卡、燃料电池轻卡、纯电动公交车、
纯电动物流车、纯电动垃圾车、纯电动路面养护车、纯电动清洗
车、纯电动洒水车、纯电动扫路车等产品。
(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情况
一是通用零部件企业发展情况。我市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及
零部件生产基地,全市共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 410 余家,主要
产品有发动机、自动和手动变速器、乘用车底盘及零部件、乘用
车内饰件、燃油喷射系统、汽车空调系统、汽车转向系统、汽车
座椅、刹车盘(片)、轮胎等多种产品。新能源汽车除核心部件
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外,70%的汽车零部件产品为通
用产品,既适用于传统汽车,也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除发动机、
变速器、燃油喷射系统等核心部件外,都可以为新能源汽车配套。
二是专用零部件企业具体情况。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
发展,我市一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快速成长起来。德晋新
能源、联友金浩、东方威思顿、创为新能源、东德实业等企业在
我市布局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电池隔膜、充
电桩、电池热失控自动灭火装置、氢能设备配套产品等。
1.动力电池方面
德晋新能源主要生产 206Ah 和 105Ah 方型铝壳磷酸铁锂大
单体电池,广泛应用于储能设备、储能电站、特种设备等领域;
万华化学 20XX 年成立锂电正极材料基础研究小组,进行动力电
池三元正极材料 523 和 622 的机理研究和批量生产,烟台基地年
产能 5000 吨;蔼司蒂材料主要生产动力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年
产能 6000 吨,客户包括松下、LG 化学、三星、三洋等;联友金
浩生产的镍系电池隔膜、无纺布型锂离子电池隔膜,镍系电池隔
膜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35%以上,居国内市场首位,山东省省
内市场占有率达 89%以上。
2.电控系统方面
力高新能源是国内首家将整车控制器和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合二为一的企业,正在规划建设力高新能源总部基地、数字能源
产业园,建成后达到年产 100 万套电池管理系统、10 万套 EMS
产业化规模;艾睿光电辅助驾驶热成像系统已达到车规级应用标
准,应用场景覆盖夜视前视安全应用、侧视安全应用、智能座舱
应用和态势感知应用;创为新能源自主研发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
监测预警和自动灭火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取得发明、实用新型专
利及软件著作权 30 多项,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3.电机电驱动方面
首钢丰田电动压缩机由丰田自动织机投资,建设国际先进智
能化电动空调压缩机生产线,年产涡旋式压缩机 100 万台,成为
一汽、广汽、奔驰、戴姆勒等 20 余款乘用车重要配套供应商;
正海集团旗下上海大郡动力从事混合动力及纯电动汽车
(HEV/EV)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拥有“电机设
计、电控设计、三合一产品设计”电动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
和自主知识产权,配套北汽、广汽等国内主要车企;烟台先安电
机由韩国 C&M 株式会社投资,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机等相关
零部件生产,具备年产新能源汽车电机 980 万台套生产能力,
是 LG 伊诺特、翰昂、LG 电子等公司压缩机电机的主要配套商。
二、薄弱环节
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期,虽有新能源客车、
专用车生产企业,但生产规模尚小;缺少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
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三电”系统的部件级生产企业。
一是产品类型单一。烟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期,
主要是新能源商用车生产企业。
二是企业规模较小。我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产量较低,
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市汽车总产量的比例较低。
三是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