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文明办关于“十四五”和202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暨“十五五”和2026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文明办关于“十四五”和 2025 年精神文明 建设工作总结暨“十五五”和 2026 年工作安 排的报告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关键五年。站在 2025 年最后一个季度,我们即将完成“十四五” 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启“十五五”发展新征程。市文明办坚 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举旗 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聚焦文明培 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为 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本报告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及 2025 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及 2026 年的发展蓝图。 一、“十四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20XX 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两手硬”,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提升城 乡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为目标,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 了历史性成就,迈上了新台阶。 (一)以思想引领为核心,文明培育根基更加牢固。“十四 五”期间,我们始终把理论武装摆在首位,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一是理论学习常态化。依托 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 站)、“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阵地,开展专题学习、理论宣讲、 百姓故事会超 8 万场次,受众超过 500 万人次,引导广大干部群 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 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价值引领具象化。深入 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实施纲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社会治理和 市民公约、村规民约之中。打造了 XX 路、XX 公园等一批核心 价值观主题景观,让主流价值可感可知。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评选表彰 “新时代好少年”200 名,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三是典型选树 品牌化。建立健全“XX 好人”“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礼遇、 帮扶机制,五年间累计评选出各级各类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1500 余名,其中 2 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5 人荣登“中国好 人榜”。通过事迹巡讲、媒体宣传、文艺创作等形式,大力宣传 他们的感人事迹,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以全域创建为抓手,城乡文明程度实现新跃升。我们 坚持以创建促提升、以创建惠民生,文明创建工作由点及面、全 域推进,成果丰硕。一是成功摘取省级荣誉。经过全市人民不懈 努力,我市于 2023 年成功荣获“XX 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这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极大提 升了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民的自豪感、归属感。二是城乡 创建扩面提质。坚持城乡“一盘棋”,扎实推进文明村镇、文明 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截至 2025 年底,全市县级及 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到 78%,县级及以上文明单位占比达到 85%,均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建成了一批诸如 XX 镇、 XX 村等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文明创建示范点。三是创建内涵持 续深化。将文明创建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中 心工作紧密结合,累计完成 3500 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口袋 公园”120 个,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88%。通过文明创 建,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城市功能与品质、 乡村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三)以移风易俗为突破,社会文明新风尚广泛弘扬。紧盯 陈规陋习和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着力培育文明乡风、 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一是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全市 1200 余个 行政村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将婚 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俭办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有效遏制了 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二是实践活动丰富 多彩。广泛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深化“文明 餐桌”“光盘行动”。依托“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挖掘传统节 日文化内涵,举办民俗文化节、邻里节、家庭才艺秀等群众性活 动 1.5 万余场,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三是文明家庭建设 成效显著。深入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 五年累计评选出各级“五星级文明户”超过 10 万户,以家庭“小 气候”温润社会“大气候”。 (四)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志愿服务和文化惠民深度融合。 我们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 后一公里”。一是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高标准建成市级新时代 文明实践中心 1 个,县(区)级中心 6 个,乡镇(街道)所 112 个,村(社区)站 1350 个,实现四级阵地网络全覆盖,并推动 80%的所、60%的站实现规范化建设。二是志愿服务体系日益健 全。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 85 万,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 18%。培育发展了应急救援、为老助残、文化文艺、环境保护等 各类志愿服务组织 1800 余支。“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 者”的理念深入人心。三是文化惠民活动走深走实。依托文明实 践阵地,整合各类资源,广泛开展理论宣讲、科普教育、文化下 乡等活动。成功举办了四届“XX 茶文化旅游节”等地方特色文 化活动,年均吸引游客超过 10 万人次,既弘扬了地方文化,也 带动了经济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二、2025年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25 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我们聚焦年度目标任务, 全力冲刺,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一)文明培育工作深化拓展。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 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系列主题宣传教育 活动 5000 余场。深入开展网络文明建设,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 争做“XX 好网民”等活动,营造了清朗的网络空间。扎实推进 “八五”普法,市民法治素养进一步提升。启动“信用 XX”建 设宣传,在全社会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 (二)文明创建工作提质增效。全面启动迎接“省文明城市” 复检测评工作,对照新版测评体系,深入开展市容环境、交通秩 序、市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