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公司近年来政治生态的分析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公司近年来政治生态的分析报告 根据年度政治生态研判工作安排,我们结合近期巡视巡察、 日常监督、经营发展态势及干部员工思想动态,围绕政治建 设、高质量发展、企业治理体系、正风肃纪反腐、选人用人、 巡视巡察整改等六个方面,对公司当前政治生态进行“自下而 上”的分析研判。报告坚持问题导向,旨在揭示深层矛盾,提 出针对性整改建议,推动公司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一、政治建设方面: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存在“两张皮” 公司党组能够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第一议 题”、中心组学习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理 论武装工作在形式上得到落实。然而,从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 看,政治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不够,“上热下冷”、学用 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政治学习存在形式化、表面化倾向。部分基层党支部 将政治学习视为“软任务”,学习安排多、消化吸收少,联系 实际研讨不足。如在2025年学习教育期间,一些单位满足于完 成“规定动作”,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内容雷同、照搬照 抄,未能真正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经营难题的思路和举措。 公司党组虽讲授党课1.6万堂,开展了百门精品党课展播,但基 层党员反映,部分党课内容脱离一线实际,对解决智慧家庭业 务推广难、客户服务满意度提升慢等具体问题指导性不强。 (二)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不充分。公司当前拥有庞大 的组织体系,截至2024年底,仅*一地分公司总部便有直属党组 织22家、党员近500名。但在部分经营压力大的基层单元,党建 工作有被边缘化的风险。少数党支部书记由业务骨干兼任,存 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难以投入足够精力抓好支部工 作。“三会一课”制度执行质量不高,有的支部会议变成了业 务工作布置会,批评和自我批评“辣味”不足,流于形式。在 重大任务攻坚中,虽成立了党员突击队,但作用发挥参差不 齐,少数突击队“只挂名、不出征”,未能有效凝聚攻坚克难 的强大合力。 (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公司高度重视意识 形态工作,加强了对门户网站、微信等官方平台的管理。但在 自媒体时代,对员工个人在网络空间的言论引导和管理相对滞 后。2025年以来,监测发现少数员工在外部社交平台发布对公 司薪酬体系、考核政策的负面言论,甚至对公司数字化转型战 略提出非建设性质疑,暴露出思想政治工作未能深入覆盖到每 一位员工,价值引领未能完全跟上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 二、高质量发展方面:“增收不增利”隐忧显现,转型压力 巨大 近年来,公司牢牢把握“云改数转”战略,经营业绩持续向 好。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78.43亿元,同比增 长6.9%;净利润达304.46亿元,同比增长10.3%。然而,靓丽的 数据背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尚不稳固,结构性矛盾和潜在风 险不容忽视。 (一)新兴业务对盈利的贡献与高投入不匹配。以天翼云为 代表的产业数字化业务是公司增长的核心引擎,2024年收入达 到972亿元,同比激增67.9%。但此类业务前期投入巨大、市场 竞争“白热化”,导致营业成本同步高速增长。2024年公司营 业成本增速达11.9%,高于营收增速。在新兴业务领域,公司一 定程度上陷入了为抢占市场份额而牺牲短期利润的窘境,部分 政企项目存在“赔本赚吆喝”的情况,可持续性存疑。若不能 尽快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和项目交付效率,新兴业务“增收不 增利”的风险将进一步放大。 (二)传统业务下滑趋势难以遏制,网络资源效能有待提 升。2024年,公司固定电话用户数净减393万户,传统通信业务 的萎缩态势明显。同时,公司在网络建设上投入巨大,2024年 资本开支达988亿元,在用5G基站超过121万站。但部分区域 的5G网络利用率偏低,尤其是在*等偏远农村地区,网络覆盖与 用户体验提升后,未能有效转化为匹配的业务收入增长,资产 回报率承压。如何盘活庞大的存量网络资产,通过创新应用场 景提升投资效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 (三)科技创新“形”有了但“魂”不足。公司研发投入连 续三年大幅增长,2025年研发人员占比已提升至11.8%,在科技 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显著进展。但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尤其 是在高端芯片、操作系统、关键算法等方面,自主掌控能力依 然偏弱,“卡脖子”风险依然存在。部分研发项目存在“短平 快”倾向,满足于对外部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二次开发,原始创 新、颠覆性创新成果不多,尚未完全形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 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治理体系方面:内部监督制衡机制在基层失灵 公司已搭建起“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现代企业治 理架构,并设立了审计、薪酬等专业委员会,制度体系日益完 善。但在实际运行中,治理体系的有效性尚未完全穿透至“神 经末梢”,尤其在省、市、县三级公司,内部监督与制衡机制 存在失灵现象。 (一)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融合不够顺畅。在部分下属公 司,党委会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程序执行不够规 范,存在“先上会、后沟通”或“以会签代替前置研究”的现 象。个别分公司“一把手”家长制、一言堂作风依然存在,使 得董事会或经理层的决策监督功能被虚化。在一些重大项目投 资决策上,尽管履行了集体决策程序,但由于前期论证不充 分、风险评估走过场,导致决策科学性不足,给后续经营埋下 隐患。 (二)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未能有效覆盖高风险领域。近年 来,公司审计部门在内部控制评估中发现,部分基层单位在采 购招标、合同管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