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廉政党课:锲而不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廉政党课:锲而不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民 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自 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从 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 经验”。这为我们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回首 百年征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变革,我们党始终坚持 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形成了系统完备的作风建设理论与生动实践。深刻领悟其理论逻 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对于我市民政系统锻造过硬作风、护 航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极端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提高政 治站位,增强抓好作风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溯源固本,准确把握作风建设的理论根基与实践传承 (一)中华智慧中的“风”之哲思。从《诗经》的“观风知 政”到孔子的“君子德风”,中华文明将自然之“风”升华为关 乎政治伦理与社会风尚的核心概念。“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毛诗序》),“上为之,下效之”(《白虎通义》)的理念,深刻 揭示了执政者作风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这对我们我市民政人 而言,意味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和政府在 困难群众、服务对象心中的形象,是引领社会风气向善的重要力 量。我们在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救助、社区服务等窗口岗 位的作风,直接影响着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知。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警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都高度重视政党风气。恩格斯直言“又吃又喝…议论一番,这根 本不是我的作风”,列宁则坚决要求“打倒装腔作势的作风”、“同 官僚主义和官僚作风进行斗争”。这些论述直指作风问题的要害, 警示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疾对 民政公信力的侵蚀。特别是在管理使用庞大的民生资金、分配公 共资源时,更需要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作风作保障。 (三)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系统构建作 风建设理论,提出“党风正,则民风淳”,确立“三大作风”与 “两个务必”。邓小平同志在新时期强调“端正党的作风,具有 决定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指出,“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 能掉以轻心”,“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 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这些重要论述鞭策我们我市民政人必须 将作风建设作为生命线,以“赶考”的清醒为民政对象提供更贴 心、更精准的服务。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民政工作点多线长面广, 资金密集、资源富集、政策关联度高,作风建设稍有松懈,就可 能滋生腐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 二、总结传承,学好用好作风建设宝贵历史经验 (一)实事求是是贯穿我市民政实践的生命线。坚持一切从 实际出发,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新时代我市民政事业发展面临 人口老龄化加速、困难群体需求多元化、基层治理精细化要求提 升等新挑战。我们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开展“大走访、 深调研、解难题、促发展”活动,精准掌握低保边缘群体、失能 半失能老人、困境儿童、流浪乞讨人员的真实需求和痛点堵点, 坚决反对“一刀切”、“拍脑袋”决策,确保救助政策精准滴灌、 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社区治理切合民意。例如,在推进长者饭堂 提质增效、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社区慈善基金运作等工作中,必 须基于真实数据和群众反馈不断调整优化。 (二)理论联系实际是提升履职能力的压舱石。学习党的创 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关键 在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要坚决摒弃学用脱节、 “两张皮”现象,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我市“慈善之城”、“长 者饭堂”升级、困境儿童计划深化、流浪乞讨人员源头治理等品 牌工作的具体思路和举措。避免为了学习而学习,确保学以致用。 (三)密切联系群众是民政工作的本质属性与核心要求。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是工作宗旨。我市民政系统必须始终把 服务对象满意度作为最高标准。要深入社工站、颐康中心、救助 管理站、婚姻登记处等基层一线,与困难群众、老年朋友、特殊 儿童“坐在一条板凳上”,简化救助申请流程、提升残疾人两项 补贴精准度、优化殡葬服务体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 难愁盼”。坚决整治“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新衙门作 风”,以及“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四)清正廉洁是守护民生底线的防火墙。民政资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