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县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
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五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
合自身工作实际,作书面发言。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此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主题鲜明、意
义重大。通过系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重温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嘱托,我深受教育、备受鼓舞,
对“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对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的 X 实践有了更为清晰的把握。下面,我围绕
“学思践悟新思想,担当作为谱新篇”这一主题,谈几点学
习体会和工作思考。
一、在深学细悟中铸魂增智,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
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集中反映了新时代我们
党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东工作的重要
指示批示精神,则是这一科学理论在 X 大地的具体化、实践
化,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坚持学深悟透,筑牢信仰之基。理论的价值在于
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我们将学习《习近平谈
治国理政》第五卷,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
书记历次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深刻领悟其中蕴
含的坚定理想信念、根本政治立场、磅礴奋进力量、强烈
历史担当和科学思想方法。这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浅尝辄止、
一知半解的层面,必须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悟,深刻理解
“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以及“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底线思
维。通过学习,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X 县的发展必须且
只能在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中找准定位、奋发作为,确保
我们的各项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笃
定前行。
第二,坚持对标对表,校准前行航向。习近平总书记对
山东工作念兹在兹,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从脱贫攻坚到
乡村振兴,从生态建设到产业发展,都饱含着对辖区人民的
深厚感情和对我们发展的殷切期望。这些重要指示批示,是
为 X 发展量身定制的“导航图”和“任务书”。我们必须时
常对标对表,检视我们的工作思路、政策举措是否完全符合
总书记的要求。比如,总书记强调要“在乡村振兴上开新
局”,我们就要深刻反思 X 县的乡村振兴工作是否抓住了产
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的关键,是否有
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守好
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我们就要检视 X 县的产业项目是否
符合环保要求,发展模式是否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生态效益的统一。这种校准,是政治上的看齐,更是行动上
的紧跟。
第三,坚持知行合一,凝聚奋进力量。学习的最终落脚
点是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我们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
作的具体思路、破解难题的有效办法、推动落实的强大动力。
当前,X 县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对经
济下行压力、财政收支矛盾、民生保障短板等一系列挑战,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
和力量。我们要将理论学习中激发出的热情,转化为“立即
响应、一抓到底”的执行力,转化为“全县一盘棋”的协同
力,转化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战斗力,切实把思想伟力
转化为推动 X 县高质量发展的物质伟力。
二、在认清新局中锚定航向,以“1+4+1”奋斗目标擘
画 X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是谋划未来发展的前
提。会议要求,我们要锚定全县“1+4+1”奋斗目标,努力
在育新机、开新局中展现新作为。结合学习思考,我认为,
“1+4+1”奋斗目标是我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
战略机遇,作出的科学决策和系统部署,是引领 X 未来一个
时期发展的总纲领。
一个核心目标:奋力建设 X 区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
区。这是我们的总定位、总追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是立县之本、发展之要,更是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两山”理念和对 X“守好两条底线”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
建设示范区,意味着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
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这要求我们在项目引进、
产业布局、城镇建设等方方面面,都要把生态环保作为前置
条件和硬性约束,让绿色成为 X 最鲜明的发展底色和最核心
的竞争力。
四大关键支柱:坚定不移推进“四新”主攻,构筑现代
化产业体系。“四新”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
代化、旅游产业化,这是我们实现核心目标的四大引擎和关
键支撑。一是聚力新型工业化,打造经济增长“主引擎”。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脊梁。我们必须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围绕
煤、磷、化工等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环保升级力度,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其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
化转型。同时,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
极培育和引进新材料、大数据应用、清洁能源等战略性新兴
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我们要以“链式思维”抓招商、育
企业,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现代工业
体系,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硬核支撑。二是聚力新
型城镇化,建设宜居宜业“新家园”。城镇是人口和产业的
重要载体。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
集镇为节点,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一方面,要补齐基础设施
短板,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供水、供电、路网、管
网等基础功能,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让
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另一方面,要提升城市治
理能力,深化“一网通办”“一窗通办”改革,推进智慧城
市建设,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增强人
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是聚力农业现代化,
夯实乡村振兴“压舱石”。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所在。我们要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以发展山地特色高效
农业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 X 核桃、X 半夏、X 乌鸡等特色
产业。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一批“土字号”“乡
字号”品牌,推动“X 山货”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要健全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仓储、冷
链、物流体系,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通过农业产
业的现代化,带动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的现代化,谱写新时
代“山乡巨变”的 X 篇章。四是聚力旅游产业化,激活绿色
发展“新动能”。X 拥有得天独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