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7 日浙江省温州市直遴选笔试真
题及解析
第一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 1: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做好科技成果
转化是一道必答题。在富春江畔的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
称“杭州光机所”),则把“让科技成果转化没那么难”的愿景挂
在了展厅最醒目的位置,并把成为“最懂”科学家创业的孵化器、
帮助科学家团队跨越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视为己任。
2019 年 6 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与杭州
市富阳区携手共建杭州光机所,并逐渐打造出一座规划面积近百
亩的产业园,专注于光电科技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但与聚焦从
0 到 1 的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不同,杭州光机所致力于 1 到 10
的产业技术孵化器、10 到 100 的创业验证加速器。
1 到 10 指的是从“实验室原理性技术”发展到“有直接产
业应用的成套工程技术”,而 10 到 100,则是进一步进化到“可
量产的生产线技术”。“我们的服务就是用一套模块化、标准化、
专业化、定制化的算法与服务体系帮助具有优秀科技创新能力的
科学家完成的成果转化,并通过创新、创业、创投,把更多底层
创新变成高效率的新质生产力。”拥有杭州光机所所长、科技企
业富加镓业创始人双重身份的齐红基,对科技成果转化有切身体
会,他的公司直到去年才组建自己的财务团队,此前的财务工作
完全依托杭州光机所的专业团队。
“科研背景的创业者很多都不懂资本运作,但杭州光机所的
专业投融资服务平台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齐红基介绍,除了
财务法务、政策对接、投融资、人才引进等软性服务外,杭州光
机所还通过举办“科学家创业特训班”,为优秀硬核科技创业者提
供全免费公益性实战培训,让“科学家”完成向“创业者”的转型。
目前,杭州光机所已孵化出 50 余家硬科技创业公司,吸引
外部社会资本超 25 亿元。但在齐红基看来,杭州光机所的价值
不仅在于孵化,更在于探索出一条算法(科创生态)+数据(科
技成果)+算力(基地)的科创孵化模式。“如果实验室里解决的
是科技成果从 0 到 1 的转化,那么,杭州光机所就是让科技成果
实现从 1 到 100 的量变,通过支持光电领域科学家创业,让科学家
手里技术的‘1’转化成产业的‘100’。”齐红基说。
杭州光机所是浙江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缩影,各类新型研发
机构、孵化平台以及成果转化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生长。例
如,最近成立的西湖云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基地,即将被打造成
为杭深双湾联动、加速创新要素跨域流动的关键枢纽;温州乐清
启动的科技成果“双榜制”,通过精准打通信息壁垒,在“技术经
理人”的牵线下,高效匹配企业技术需求,为企业端与科研院所
技术方牵线搭桥。
《2024 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显示,2020 年至 2023 年浙
江科技成果转化总指数历年增幅均超过 16%,2023 年浙江科技
成果转化指数同比增长 25.72%,增速逐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发展蹄疾步稳。
材料 2: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智能
终端的快速落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重大变化,许多传统的生产方
式也在新技术的赋能下实现了转型。
利用智能应用巧妙破解用电运维缺陷检测、风险识别等人工
巡检难以解决的难题,国网金华供电公司给出了新解。近日,国
网武义县供电公司的数据专员,借助低压潜伏性故障智能诊断模
型,通过大数据精准诊断技术,成功研判出新宅镇麻铺茶厂用户
存在低压潜伏性故障。
“低压潜伏性故障隐蔽性强、初期特征不明显,依靠运维人
员进行现场勘查很难发现问题,一直是电力运维中的棘手问
题。”国网武义县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主任林军说,为解
决这一问题,国网金华供电公司联合国网武义供电公司数据专员
队伍,成立数据应用创新小组,研发“低压潜伏性故障智能诊断模
型”,旨在提前发现用户潜在故障隐患,将故障消除在萌芽阶段。
“该模型以用户电压瞬降作为主要权重,结合用户电压电流、
低电压发生次数、用户掉电记录等 12 类实时数据进行综合研判,
根据分析结果,运维人员到现场进行排查消缺,大大提升了工作
效率,将事后抢修转变为事前治理。”林军说,截至目前,该模
型准确率达 70.27%,消除隐患 208 户,有效降低了用户报修数
量,故障工单同比下降 8.22%,取得良好成效。
位于浙江省中北部的绍兴诸暨市,是全球最大的袜业生产基
地,年产袜子超 250 亿双,约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正因为智
能设备的不断发展迭代,让传统产业借助创新的翅膀实现了新飞
跃。
“去年,我们开辟了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市场,利润增长
了 15%左右,1000 多台织缝翻双针一体智能袜机在年前被早早
预订,订单更是排到了今年 10 月份。”
浙江伟盈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家伟介绍,近年来,
当地袜企纷纷将传统生产设备升级为数字化一体机,如今已经迭
代到第六代织缝翻双针一体智能袜机,销路也越来越好。
丁家伟算了一笔账,在数字化车间改造前,一名工人最多只
能管 8 台普通袜机,现在至少可以管 25 台织缝翻双针一体智能
袜机。也就是说,100 台织缝翻一体智能袜机组成的车间只需要
4 名工人,加上其他改造,一个车间一年就可以省下 200 万元。
这场围绕袜业展开的“数字革命”,使诸暨成为全球最大的智
能袜机生产基地。年产织缝翻一体智能袜机规模约 2 万台(套),
智能袜机单价由最初的 30 万元下降至 8 万元左右,如今,诸暨
袜机企业织缝翻一体智能袜机已占据国内约 95%的市场份额。
材料 3:近日,一段浙江民警与球形机器人共同执行街面巡
逻任务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画面中一颗直径不足半米的银灰
色圆球时而加速疾驰,时而缓速绕行,凭借流畅的机动性能在密
集人流中开辟出精准的巡防路径。
科技感的背后是突破性的技术革新,这款来自逻腾(杭州)
科技有限公司的球形机器人,采用“球形结构+摆锤驱动+高速滚
动”的先进运动原理,在全球范围内申请并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弥
补了现有轮式和腿足式机器人地形适应能力弱等缺陷。
“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就像‘杭州六小龙’一样,逻腾机器
人也经历了多年的培育期。”杭州大创小镇党工委委员、副主任
陈欢告诉记者,培育科技类早期项目,作为政府要具备长期主义
的投资和服务理念,要有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