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党员干部党校学习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能够参加2025年党校学习,深刻感受到
了党中央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个人党性锤
炼、理论武装和思想淬炼提供了宝贵机遇。通过系统学习党的
创新理论,重温党章党规,聆听专题辅导,以及深入研讨交
流,对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和作风有了更加深
刻地理解,对新时代赋予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加清醒
的认识。此次党性分析,旨在深入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习近平
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审视个人在思想、政治、作风、能
力、廉洁等方面的表现,深挖思想根源,明确努力方向,以达
到强筋骨、补短板、固本培元的目的,确保在今后的工作
中,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忠诚履职尽责,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党校学习收获
此次党校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
授课,又有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更有直抵人心的党性教育。
通过专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
系、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系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
重要文献,深刻领会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
护”。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个人的政治站位得到显著提
升,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有了更为深刻地理解和认同,思想
认识实现了新的飞跃。同时,通过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学习革
命先辈的崇高风范,灵魂受到深刻洗礼,理想信念更加坚
定,党性修养得到了全面提升。
总体来看,个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始终牢记党员身
份,坚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一是政治信仰坚定,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
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
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马克思主
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日益坚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
定、旗帜鲜明,能够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
二是理论学习不放松,努力提高政治素养。能够坚持把学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
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个人自学等多种
形式,不断加强理论武装。注重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
慧和力量,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
断提升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三是宗旨意识牢固,力求践行为民初心。深刻认识到为人民
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日常
工作中,努力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为群众办实
事、解难题。注重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倾听群众呼声,努力
使自己的工作能够更好地体现群众意愿,回应群众期待。
四是纪律规矩严明,始终保持清正廉洁。自觉遵守党的政治
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
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坚持把
纪律挺在前面,警钟长鸣,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
到慎独慎微,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五是担当精神较强,积极履职尽责。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困
难,能够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热
情,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努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
土有方。在各项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不推诿、不懈怠,以实际
行动体现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照
先辈先进典型、对照自身职责,认真反思和深入剖析,个人在
党性修养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在理论武装方面,存在学习不够深入系统的问题。
一是理论学习的深度广度还有待加强。虽然能够坚持学习党
的创新理论,但有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核心要义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停留
在“知其然”的层面,未能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例
如,对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历史逻辑、实践要求,缺乏系统
性的研读和深入地思考,导致在指导具体工作时,有时出现理
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未能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仍有不足。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
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有时存在学用脱节的问
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未能完全做到把党的创新理论与自身
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提升空间。
有时过于依赖经验主义,缺乏从理论高度审视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精神懈怠、警惕性不强的问
题。
一是理想信念的坚守有时存在波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
中,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有时对一些模糊认识的辨别力
和批判力不够强,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的坚守,在精神上偶尔会有所放松,对“总开关”的拧
紧程度不够持续。表现为有时在思想上自我要求有所降低,认
为理想信念是“大道理”,容易忽视其在“小节”上的体现。
二是艰苦奋斗精神有所弱化。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有时会
不自觉地产生安逸思想,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学习继承不
够深入。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虽然能够完成,但缺乏那种
为了事业不计个人得失、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与老一辈
共产党人相比,我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意识有所淡化,对
一些铺张浪费现象的警惕性不够高。
(三)在宗旨意识方面,存在服务群众不够贴心的问题。
一是深入群众、了解民情不够全面。虽然也经常下基层、走
访群众,但有时停留于“身入”而未能真正做到“心入”。与
群众面对面交流时,有时难以完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未能
真正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未能全面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
急所盼。在调研过程中,存在走过场、蜻蜓点水的现象,听取
意见不够广泛,获取第一手资料不够充分。
二是为民服务的方法创新不足。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时,有
时习惯于运用传统方法和路径,缺乏创新思维和手段。对于群
众反映的一些疑难杂症,未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跳出固有
思维模式,探索更加有效、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在
推动政策落地方面,有时缺乏将“政策语言”转化为“群众语
言”的耐心和艺术,导致一些好政策未能真正惠及群众,效果
打了折扣。
(四)在纪律规矩方面,存在自我要求有所放松的问题。
一是小节之处警惕性不高。虽然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够坚守
原则,但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小节上,有时放松了对自己
的严格要求。例如,在执行公务接待、公车管理等制度方
面,偶尔存在打擦边球、不严格按规定办事的现象。这些看
似“小问题”,实则反映出纪律意识有所松弛,是党性不纯的
表现。
二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充分。在组织生活会上,虽然
能够进行自我批评,但有时存在避重就轻、蜻蜓点水的问
题,未能真正触及思想深处。在接受同志批评时,有时也未能
虚心听取、真诚接受,甚至存在思想抵触情绪。对身边同志的
缺点和不足,有时碍于情面,未能及时指出、善意提醒,导致
批评的武器未能有效运用,失去了相互监督、共同提高的机
会。
(五)在担当作为方面,存在攻坚克难精神不足的问题。
一是面对重点难点工作存在畏难情绪。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
或处理复杂棘手问题时,有时会产生畏难情绪,缺乏攻坚克难
的勇气和决心。例如,在推进改革创新、触及深层次利益调整
的工作中,有时顾虑较多,未能完全放下包袱、大胆闯大胆
试,错失了一些发展机遇。
二是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不够强。在日常工作中,有时习惯
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主动求变、开拓创新的意识。对
于一些新事物、新理念、新技术,未能积极学习、主动探
索,未能充分运用到工作中,导致工作缺乏亮点和突破。例
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和实践还不
够深入,未能有效结合实际,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举措。
三是工作标准有时不够高。在完成一些常规性工作时,有时
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缺乏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
匠精神。对待工作未能做到100%的投入,导致一些工作质量不
高、效果不明显。例如,在细节把控、精细化管理方面,有时
存在粗枝大叶的现象,影响了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个人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虽然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但
究其根源,深层次上都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
关”的拧得不够紧密有关。
(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有所松懈。这是所有问
题的总根源。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自己是工人阶
级的先锋战士,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但有时放松了对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