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县域经济专班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县域经济专班 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县域经济专班 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 化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专题研究我县在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期所 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精准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刚才,县发 改局、统计局、教育局和 XX 公司分别就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 设的总体情况、省级试点项目的进展、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 现状分析以及下一步的工作举措作了详尽的汇报,提出了许多有 见地、有深度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汇报准备充分,问题找得准, 思路也清晰,为我们接下来的讨论和决策提供了坚实基础。我听 了以后,很受启发,也完全赞同。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百千万工程” 的题中之义,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满足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更是一个关乎发展全局、关乎民生福祉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必 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 实紧迫性,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 的历史担当,奋力书写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崭新篇章。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 时代内涵与战略意义 当前,我县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加快推 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城市规模扩张和物理空间拓展, 而是一场涉及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城乡关系和人民生活方式的 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准确把握 其战略价值。 第一,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 一招。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县发展的一个突出短板。一 方面,县城和中心镇的集聚辐射能力不强,产业支撑薄弱,公共 服务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空心化”现象依然存在, 优质资源要素难以有效留存。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县城为 核心、中心镇为节点,构建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新型城乡关系。 通过强化县城的综合服务功能和产业承载能力,使其成为吸纳农 业转移人口、辐射带动乡村振兴的战略支点,从而逐步打破城乡 壁垒,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实 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极的必由之路。 县域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镇化的质量和水 平。一个功能完善、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县城,本 身就是最宝贵的营商环境和最强大的发展磁场。通过新型城镇化 建设,我们可以集约利用土地、能源等宝贵资源,为重大产业 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可以集聚创新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 要素,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可以激发巨大的内需潜力, 拉动投资和消费,形成稳定而持久的经济增长动力。可以说,抓 住了新型城镇化,就抓住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第三,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示范 的根本要求。我们追求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产、 城、人”三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产业是根基,为城市发展 提供动力,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保障;城市是载体,为产业发展 提供空间,为人民生活提供舞台;人民是主体,是产业发展的参 与者和城市建设的受益者。我们必须彻底摒弃“重物轻人”“重 城轻产”的旧有观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 于打造一个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 清水秀的现代化县城。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生活在这片土地 上的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就业、更优质的教育、更 可靠的医疗、更完善的社会保障,让城市因人而兴,人民因城而 荣。 二、聚焦重点,系统谋划,全力谱写“产城人”深度融合的 发展新篇章 推动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我们要紧紧围绕“产城人”融 合发展这一主线,一体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城镇承载能力提升和 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确保各项工作协同并进、取得实效。 (一)以产业为基,筑牢县域经济的“压舱石”。没有产业支 撑的城镇化是“空中楼阁”。必须把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 置,以产兴城、以产聚人。一是要做强特色产业集群。要将 XX 经济走廊的特色产业创新发展作为我们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集 中资源、集成政策,全力支持这条走廊沿线的 XX 镇、XX 镇、 XX 镇等典型镇加快发展。要立足我县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对现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模式创新,推动其向价值链高端 攀升。同时,要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发展 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文旅康养产业,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 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要科学规划产业 园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引导关联企业、上下游企 业向园区集中,打造若干个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 业集落。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把项目准入关,为优质项目腾 出发展空间,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三是要千方百计扩 大就业容量。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富民。我们要大力扶持劳动 密集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积极开发公益性岗 位,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 确保进城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有活干、能致富、留得住”。 (二)以城市为核,提升综合承载的“吸引力”。城市是人民 安居乐业的家园,其品质直接决定了对人口和要素的吸引力。必 须坚持规划引领,下足“绣花”功夫,全面提升县城的建设和管 理水平。一是要坚持规划先行,优化空间格局。要以高标准、前 瞻性思维优化完善县城规划设计,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要统筹 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合理划定城市边界,明确功能分区, 构建“一心、两轴、多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要强调规划成 果的落地实施,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 随意变更规划。二是要加快补齐短板,完善市政设施。要以实施 市政设施提档升级行动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供 水供电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