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街道)承接落实权责事项情况的调
研报告
为巩固深化乡镇(街道)改革成果,全面掌握机构改革后乡
镇(街道)机构运转情况、权责事项承接情况,XX 县委编办、
县司法局、县行政审批局抽调副科级领导干部及骨干人员组成专
题调研小组,先后深入 18 个有代表性的乡镇和街道开展调研,
为后续持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
参考依据。
一、基本情况
通过乡镇自查反馈及调研小组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多种形
式,围绕乡镇(街道)工作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情况、机构运转
情况、岗位设置及所需人员配备情况、职责事项履行情况、下放
的审批服务事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行政处罚事项承接运行情
况等方面进行详细调研,并听取了乡镇(街道)提出的意见建议。
(一)机构设置实现“规范化”。XX 县各乡镇、街道均能
严格落实改革要求,统一设置“四办一队两中心一站”8 个工作
机构,街道增设社区建设和物业监督管理办公室,并规范机构挂
牌;全县 25 个乡镇和街道编制总量均达到 50 名以上,综合行政
执法队编制均在 10 名以上,编制配备能够满足需求;各乡镇(街
道)能够按照“三定”规定中工作机构的职责将人员定岗定责,
把职责事项落实到具体人,具体事。
(二)综合执法实现“统一化”。XX 县 25 个乡镇(街道)
均组建了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对集中行使县直行政主管部门下放
或委托的行政处罚事项,以乡镇名义开展执法工作,接受县直主
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的综合执法
机制。自 2020 年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省级部
门下放乡镇和街道行政处罚事项指导清单总计 111 项,XX 县目
前共下放和委托涉及城乡建设、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
等多个领域的行政处罚事项 84 项,加上改革前乡镇和街道可直
接办结事项 3 项,总计承接 87 项,未下放 27 项。
(三)便民服务实现“标准化”。XX 县 25 个乡镇均组建了
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将与卫生健康、民生保障等群众联系密切的
审批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到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办
理,简化办事流程,实现了“一站式”便民服务、“一枚印章管
审批(服务)”的政务综合受理模式。2020 年乡镇和街道改革省
级文件中乡镇和街道审批服务事项指导清单 84 项、乡镇和街道
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指导清单 34 项,XX 县目前共下放乡镇和街
道审批服务事项 68 项,未下放 16 项,34 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
全部下放,下放事项能够按照相关要求正常办理业务。
二、存在的问题
乡镇(街道)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随着改革的深
入推进,实际运行中暴露出了以下问题。
(一)人力资源短板突出。一是人员摆布不合理。目前,
XX 县各乡镇(街道)综合执法队实有人员 153 人,各乡镇(街
道)持证人员总计 176 人,但乡镇执法队总计只有 45 人持执法
证。一些乡镇将合同工、临时工等无法办理执法证件没有执法资
格的人员安排在执法队,一定程度上影响执法工作开展。
二是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强。执法队业务骨干在完成本职工作
的同时还承担着其他重点任务,潜心钻研执法业务,主动适应工
作、主动承担责任的积极性还需要充分调动。
(二)工作衔接不够顺畅。一是缺少跟进指导。对于专业性
较强、定性难度较大、情况较复杂的问题,乡镇(街道)缺少经
验,部门在下放权力事项后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