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院长学习《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
例》心得体会
近日,我所在的 XX 单位组织了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
专题学习了新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会后,
我利用业余时间对《条例》进行了反复研读,逐字逐句地品味其
深邃内涵。这次学习对我而言,如同一场思想上的及时雨,又像
一次精神上的深刻洗礼,让我对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我们党的优良
传统、政治优势和“生命线”工程,有了远比以往更加系统、更
加深刻的认识。作为一名身处司法一线的党员干部,我深感责任
重大,使命在肩。下面,我结合自身在 XX 中院的工作实际,以
一名普通学习者的谦逊姿态,浅谈几点个人的认识、体会与打算。
一、深化思想认识,把握《条例》的时代意蕴
“谈认识”,首先要谈对《条例》“是什么”和“为什么”的
理解。过去,我可能片面地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部门或者
党务工作者的专属职责,与我这样的业务干部关系不大。通过这
次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想法的局限与偏颇。《条例》作为
党历史上第一部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统领性、综合性基础主干法
规,它的出台本身就彰显了党中央对这项工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
视。它不是一份束之高阁的理论文件,而是为新时代全体党员干
部量身定制的“必修课本”和“行动指南”。
首先,我认识到《条例》是凝心铸魂的“定盘星”。当前,
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内外环境复杂多
变,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严峻。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
同思想基础,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条例》明确将“用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作为首要内容,就是要
在纷繁复杂的思潮中,为我们立起一座思想的灯塔,确保我们无
论面对何种风浪,都能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心往一处想,劲往
一处使。对我个人而言,这意味着在审判工作中,必须时刻牢记
“善于从政治上看,精于从法治上办”,自觉将法院工作置于党
的绝对领导之下,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能体现党的意志,维
护人民的利益。
其次,我认识到《条例》是指导实践的“方法论”。思想政
治工作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要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条例》系统地规定了理论学习、价值引领、文化浸润、关怀服
务等多种基本方式,特别强调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
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让我联想到我们法院的工作。
无论是面对当事人,还是面对同事,简单生硬的“裁判”或“指
令”往往效果不佳。如果我们能在释法说理中多一些人文关怀,
在日常工作中多一些真诚的沟通与帮助,就能更好地化解矛盾、
凝聚共识。这种“有温度”的司法和管理,正是《条例》精神在
基层法院最生动的体现。
二、结合工作实际,体悟《条例》的实践伟力
“谈体会”,核心在于联系自身,反思过去,感悟现在。《条
例》如同一面镜子,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以往工作中的一些不
足,也让我对未来的努力方向有了更真切的体悟。
我的第一个体会是,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倍
增器”。过去,我可能更多地关注于案件的法律事实和程序公正,
认为只要裁判结果合法,我的任务就完成了。但学习了《条例》
后,我开始反思:一个冰冷的判决,即便完全合法,是否就能真
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条例》强调要
“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作为法官,我们的每一次庭审、
每一份文书,都是在向社会传递一种价值导向。在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