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书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
神心得体会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
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作为一名身处基层一线
的村党支部书记,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通过新闻报道第一时间学
习了会议公报和相关解读。灯下捧读,反复思量,全会精神如同
一股暖流,涌入心田,又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这
不仅仅是一次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行动纲领,
为我们基层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结合我
们 XX 村的实际情况,我谈三点粗浅的认识、体会与打算,希望
能与同志们共勉。
一、深化思想认识,把握精神实质
初读全会公报,感觉内容博大精深,似乎与我们偏远山村的
日常有些距离。但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发觉其中的每一个字、
每一句话,都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都为我们解决村里
的难题提供了“金钥匙”。
我认识到,这次全会的核心,是聚焦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对于国家而言,这是宏大的战略
布局;而对于我们一个小小的 XX 村来说,这就是要求我们把村
里的事情管得更科学、更公平、更有效率。过去,村里解决矛盾
纠纷,可能更多依赖“老辈子”的威望或者“和稀泥”式的调解。
但现在,全会精神告诉我们,要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
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意味着,我们要把村规
民约完善起来,让大家的行为有章可循;要把村务监督委员会的
作用发挥出来,让每一笔集体资金的开支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要通过评选“最美家庭”“诚信村民”,让道德的力量春风化雨,
深入人心。这种从“人治”到“制治”的转变,正是治理能力现
代化的具体体现,也是确保我们村庄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我还认识到,全会为“十五五”规划擘画的蓝图强调的是高
质量发展。这对我们 XX 村的启示尤为深刻。我们村有几百亩的
茶园和一些零散的经果林,这是祖辈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村民
收入的主要来源。但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靠天吃饭”,种植
方式传统,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全会精神就像一记
警钟,提醒我不能再满足于现状,必须带领大家走上一条新的发
展道路。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我想,对于我们村而言,就是不能
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收成,而是要探索生态种植,发
展绿色农业;就是不能只满足于卖茶叶、卖水果,而是要思考如
何延长产业链,比如开发乡村旅游、搞农产品深加工,让我们的
“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这需要新思路,更需要新
作为。
二、结合工作体会,感悟时代脉搏
作为 XX 村的“当家人”,回想这几年的工作,有汗水,也
有收获,但更多的是对如何更好地服务乡亲、发展村庄的思考。
学习了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这种思考变得更加清晰和深刻。
我体会到,做好基层工作,离不开一个“实”字。全会描绘
的宏伟蓝图,最终要靠我们千千万万的基层干部一个一个项目去
落实,一户一户人家去服务。就拿我们村正在推进的“村电共建”
服务点来说,这看似是一件小事,只是方便了村民缴纳电费、报
修故障。但从治理现代化的角度看,这就是一个将公共服务延伸
到“神经末梢”的生动实践。它减少了村民跑腿的成本,提升了
大家的生活便利度,也拉近了干群关系。我常常在想,我们村里
还有多少类似的需求没有被发现?比如,老年人的日间照料问题,
孩子们的课后辅导问题,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渠道问题。这些都是
乡亲们实实在在的“急难愁盼”。全会精神让我更加坚定,作为
村支书,我的职责就是要俯下身子,走进田间地头,坐在农家炕
头,用心倾听大家的心声,把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一件一
件办好、办实。群众的满意度,就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最终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