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市县域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县域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 XX 市召开全市县域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主 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总 书记关于吉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 决策部署,总结经验、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 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我市县域高质量发 展新局面。 会前,我们实地观摩了 XX 市的一批重点项目。无论是投资 XX 亿元、预计年产值达 XX 亿元的 XX 新型城市央厨供应链项 目,还是总投资 XX 亿元、年产 6 万吨高端装备零部件的 XX 智 能装备制造二期项目,都展现了 XX 市在产业转型升级上的强劲 势头。特别是总投资 XX 亿元的 XX 农牧加工产业园区,即将全 面竣工,预计年处理肉牛 10 万头,实现产值 XX 亿元,这正是 我们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动缩影。从这些项目中,我 们看到了县域经济蕴含的巨大潜力和蓬勃的生机活力,也更加坚 定我们推动县域振兴突破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县域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战 略位置,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县域振兴。 特别是去年全市县域高质量发展大会以来,各县(市)区、各部门 紧密协作、攻坚克难,县域板块的发展态斯、形象面貌、内生动 力都发生了令人鼓舞的积极变化。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一是发展速度持续领跑。县域板块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 关键支撑。2024 年以来,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 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展 现出强劲的追赶超越态势,为全市稳增长、稳预期作出了突出贡 献。 二是农业根基更加稳固。我们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 政治责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24 年,全市粮食产 量再创历史新高,有望突破 260 亿斤大关。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显著,“十四五”以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 587 万亩,为粮 食稳产增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是产业能级显著提升。我们坚持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农 产品加工业集群化发展势头迅猛。围绕 12 条主导产业链,培育 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内有望历史性地 突破千亿级规模,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四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我们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 城镇化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XX 市、XX 市成功 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为全市镇村联动发展探索了宝贵经验。 全市累计创建省级“百村示范村”68 个,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 善,一幅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 XX 大地上徐徐展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 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市上下, 特别是县域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 我代表市委,向奋战在县域发展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县域发展面临 的挑战和短板。比如,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部分 县域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科技创新对农业 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仍处于起步阶段;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尚未根本破解,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还 存在明显短板;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牢固,渠道还不够宽 广。这些问题,是我们下一步工作中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硬骨 头”。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坚定信心、久久为功,全 力做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这篇大文章,加快把县域板块打造成 全市振兴发展的强劲引擎和动力支撑。 下面,我就做好下一步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聚焦粮食安全,在扛稳“压舱石”重任上展现新担当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 XX 作为农业大市的头等大事和首要 政治责任。我们必须心怀“国之大者”,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 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的“压舱 石”。 一要全力提升耕地质量。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不折 不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 粮化”,牢牢守住耕地红线。要以实施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 设工程为牵引,持续加大投入,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4 年我们争取到国家增发国债支持,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达 到 238.9 万亩,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各地要抢抓工期,保证 质量,确保到“十四五”末,全市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达到新的更 高水平,真正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 排”。 二要全力抓好种业振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依托国 家农高区等创新平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要加大对育种基 础性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突破性新品种,从源头 上保障粮食安全。要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建设现代化的 种子生产基地,提升供种保障能力。 三要全力推广现代农技。要加快“藏粮于技”战略落地,大 力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要深化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 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特别是在关键薄弱 环节要取得突破。要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 物联网等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水、肥、药等 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本增效、绿色发展。 二、聚焦产业升级,在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 破 产业兴则县域兴。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根本出路在于产业 振兴。我们必须跳出农业看农业,用工业化思维、市场化逻辑、 产业链方法,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 一要全力做强农产品加工业。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所在。要 紧紧围绕玉米、水稻、畜禽等 1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