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如何做一名和各分行
负责人交流会上的党课讲稿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党课,能和各位分行
的“当家人”聚在一起,共同探讨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我心
里感到很欣慰,也深感责任重大。在座的各位,都是我们*银行
在*省事业发展的“领头雁”,是省分行党委最倚重的中坚力
量。你们的每一个决策,关系着几十上百亿的国有资产安
全;你们的每一个行为,影响着成百上千名员工的职业成
长;你们的一言一行,更直接塑造着我们*银行在社会上的形象
和口碑。可以说,你们肩上的担子,千钧重。
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想板起脸来讲大道理,更不是要敲桌
子搞“秋后算账”。我是代表省分行党委和纪委,来和大家谈
谈心,提个醒。是出于组织的关心和爱护,希望大家在干事创
业、奋勇争先的道路上,行囊里始终装着一把“戒尺”,脑海
里时刻绷紧一根“红线”,走得更稳、更远。所以,今天这堂
党课的主题就是“严守纪律底线,规范用权行为,做一名让组
织放心、员工信赖、客户满意的和各分行负责人”。下面,我
将从两个部分,和大家做深入交流。
一、划清不可逾越的红线
古人说:“畏则不敢肆,敬则不敢慢。”心中有敬畏,脚下
才有分寸。作为银行的管理者,我们每天都在和金钱、权力和
人情打交道,面临的诱惑和考验远比其他行业要多、要复杂。
党章党规党纪,特别是党的“六大纪律”,就是我们每个党员
干部必须遵守的“高压线”,是保护我们职业生涯和家庭幸福
的“生命线”。下面,我结合银行业的实际,就这六大纪律中
一些尤其需要我们警醒的方面,划出几道清晰的红线,并结合
一些发人深省的案例,与大家共勉。
(一)筑牢政治纪律的“压舱石”
政治纪律是打头的、管总的纪律。对银行从业者而言,讲政
治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体现在金融工作的方方面面。守不住政
治纪律,业务能力再强,也会迷失方向,甚至走上邪路。
红线一:严禁公开发表、私下散布与党中央金融方针政策相
悖的言论。金融是国之重器,金融政策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事关
国家经济大局。作为分行负责人,绝对不能因为个人对某些政
策有不同看法,或因为政策调整暂时影响了本行的短期利
益,就在公开场合,甚至在客户、朋友面前发牢骚、讲怪话。
比如,前两年国家出台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有些同志觉
得影响了我们的房贷业务和开发贷利润,就在内部会议、酒桌
上抱怨政策“一刀切”,甚至向开发商客户“交底”,暗示
有“变通”的办法。这种行为,看似是发表个人观点,实则是
动摇军心,干扰国家宏观调控大政方针的贯彻执行,是典型的
政治上不清醒、不坚定。
红线二:严禁在贯彻落实监管要求和总分行决策部署上打折
扣、搞变通、做选择。总分行的战略部署、监管机构的监管意
见,是我们必须不折不扣执行的“军令”。但在实际工作
中,总有个别负责人喜欢耍“小聪明”。比如,为了完成普惠
金融的考核指标,将一些本不符合条件的“关系户”包装成小
微企业,套取优惠政策和信贷资源;又比如,面对监管部门的
现场检查,不是想着如何正视问题、扎实整改,而是连夜组织
员工“补记录”“做台账”,甚至伪造会议纪要和谈话记
录,企图蒙混过关。去年,*分行就因在某项业务的检查中被发
现存在数据造假、掩盖不良的行为,不仅收到了监管部门数百
万的巨额罚单,分行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降职、免职
的严肃处理。这就是弄虚作假、对抗监管的惨痛代价。这种行
为,根子上就是与党和国家的要求背道而驰,是严重的政治不
忠诚、不老实。
(二)绷紧组织纪律的“约束绳”
组织纪律的核心是处理好个人与组织、下级与上级的关系。
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必然是一个纪律严明、步调一致的团
队。在座的各位都是“一把手”,手握人事、财务等重要权
力,更要时刻牢记自己是组织的一员,必须在组织的管理和监
督下开展工作。
红线一:严禁个人主义、“一言堂”,重大决策必须经过集
体研究。“一把手”不是“一把手”。分行的重大事项决
策,比如大额信贷审批、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必
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有的分行长
习惯了大家“看他眼色行事”,开党委会、行长办公会,往往
是自己先定调子,其他人“随声附和”,集体决策成了走过
场。*银行系统内前几年查处的一个案子,某支行行长*,为了
照顾自己老同学的企业,在班子成员多数有异议的情况下,强
行拍板通过了一笔近亿元的贷款。他当时在会上讲:“出了问
题我负责!”结果,企业经营失败,贷款形成巨额不良,他所
谓的“负责”就是被开除党籍、移送司法,锒铛入狱。同志
们,谁都负不起这个责任!程序是最好的保护,集体决策不仅
是汇聚集体智慧,更是分散风险、防止个人专断的防火墙。
红线二:严禁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任人唯亲、搞“小圈子”。
分行负责人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为组织选好人、用好人。公
道正派是基本要求。如果把干部任用当成个人拉拢人心的工
具,搞所谓的“嫡系部队”,那这个单位的政治生态就必然会
乌烟瘴气,干事创业的氛围就会荡然无存。不能因为某个中层
干部“听话”“会来事”,就越级提拔;也不能因为谁是自己
的老乡、老部下,就在岗位安排上给予特殊照顾。要坚持五湖
四海,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那些真正想干
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上来。这
既是对组织负责,也是对员工负责。
(三)守住廉洁纪律的“防火墙”
廉洁纪律是银行从业人员最基本、最核心的职业操守。我们
手上掌管着信贷审批、资金流转的大权,每天面对的都是“糖
衣炮弹”的考验。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入万丈深渊。
红线一:严禁以任何形式收受客户或下属的礼品、礼金、消
费卡、电子红包等财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经强调了无数
遍,但总有人心存侥幸。有的同志认为,客户送点烟酒、土特
产是“地方风俗”,过年过节发个几百块的微信红包是“人情
往来”,不收反而“不近人情”。这种想法极其危险!千里之
堤,毁于蚁穴。今天你收下一条烟、一箱酒,明天就可能收下
一张卡、一个信封。很多职务犯罪,都是从“一次不要紧”开
始的。我们必须明确,工作关系就是工作关系,不能掺杂任何
物质利益。去年,*地区某支行行长,在办理一笔授信业务
时,多次接受客户宴请,并收受了对方以“土特产”名义送来
的名贵手表。最终,他为这家资质不足的企业“开绿灯”,导
致贷款出现风险。事发后,他痛哭流涕地说:“我就是觉得吃
了别人的嘴软,拿了别人的手短,不好意思拒绝贷款。”同志
们,一顿饭、一份礼,断送的是自己的前程和自由,代价何其
沉重!
红线二:严禁“靠行吃行”,利用职务便利为本人、亲属及
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是廉洁从业的重中之重。比
如,利用职权,将本行的装修工程、物料采购、广告宣传等包
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者向信贷客户“打招呼”,让他们“关
照”一下自己家人开的公司;更有甚者,违规向自己的亲属或
其控制的企业发放贷款,或者借用管理服务对象的车辆、房
屋,长期无偿使用。这些行为,本质上就是权力寻租,是典型
的利益输送。前不久,审计部门在对*分行的延伸审计中发
现,该行副行长*的爱人,在未出资的情况下,在一家贷款企业
长期“挂名”持股并领取高额“分红”。顺着这条线索深
挖,最终查实了*利用职务便利,为该企业在贷款审批、期限、
利率等方面提供帮助,并以此作为交换条件的违纪违法事实。
这种“全家腐”的模式,最终结果必然是“一锅端”。
(四)拉紧群众纪律的“连心桥”
我们银行是服务型行业,群众就是我们的客户,是我们的衣
食父母。群众纪律要求我们必须站稳人民立场,维护群众利
益。脱离了群众,我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红线一:严禁在服务客户中存在“冷硬横推”、漠视群众诉
求的行为。有的网点负责人,习惯了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听
汇报,对一线柜台服务质量不闻不问。客户排长队、办业务慢
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对于客户的投诉,第一反应不是如何
解决问题,而是如何解释、推诿,甚至觉得客户“无理取
闹”。这种衙门作风,严重损害了我们银行的声誉。更有甚
者,在处理一些敏感业务,比如个人房贷提前还款、理财产品
赎回等问题上,设置各种障碍,激化了与客户的矛盾,引发群
体性投诉和负面舆情。作为分行负责人,必须把客户的满意度
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第一标准,要常态化地“走流程”,亲自
去网点体验服务,亲自处理几件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