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全市十五五规 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同志们: 昨天下午,我们召开了一场内容丰富、讨论深入的座谈会。来自各县区、高新 区、农高区,以及部分乡镇和村的负责同志,都围绕我市“十五五”时期的发展,立 足各自岗位和地方实际,提出了许多有见地、有分量、接地气的意见建议。大家谈 问题不回避,讲思路有深度,提项目很具体,充分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些真知灼见,为我们编制好“十五五”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市委、市政府要求相 关部门要认真梳理、逐条研究、充分吸纳。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 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 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 个五年,也是我市实现绿色崛起、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科学编制好“十五 五”规划,事关全局、影响深远。今天,借此机会,我再围绕如何以高水平规划引领 高质量发展,讲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科学研判发展形势,在把握大局大勢中谋划未来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编制“十五五”规划,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我们所处的发 展阶段、面临的机遇挑战、具备的优势条件看清楚、想明白、分析透。 回顾“十四五”时期,是极不平凡、极为不易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 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感恩 奋进,顶住压力、克难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从数据上 看,我市的经济基础更加坚实。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7.72亿元,同 比增长2.2%。进入2025年,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上半年实 现地区生产总值668.71亿元,同比增长4.2%。三次产业结构持續优化,2024年调整 为13.1:35.1:51.8,这表明我们的经济结构正在朝着更加均衡、更可持续的方向 演进。截至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约283.83万人,人口规模的稳定为我们未来的 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基础。这些成绩,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为我 们开启“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十五五”时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 确定性正在上升。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既带来了新的合作机遇,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 突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聚焦到我市,发展的机遇与挑 战并存。一方面,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省委“1310”具体部署的全面落 实,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区域合作、加快绿色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另 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正视自身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比如产业层级总体不高、创新能 力有待加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尚有不足等。 因此,“十五五”规划的编制过程,必须是一个审时度s、深谋远虑的过程。必须 胸怀“两个大局”,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找准我 市在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和比较优势。要用全面的、辩证的、长远的眼 光看待形势变化,既要增强忧患意识,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更要坚定 发展信心,把机遇和优势运用得更到位一些,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 局。 二、坚持系统观念和战略引领,以高水平规划指导高质量发展 规划是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的纲领。一个高质量的规划,必然是战略性、全局 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有机统一。编制“十五五”规划,必须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强 化顶层设计,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一,必须突出政治引领,确保规划的正确方向。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 作,最重要的根本遵循就是总书记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 要指示精神。这是我们谋划未来发展的总纲领、总指针。规划编制的全过程,都要 对标对表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把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具体化、项目 化、清单化,确保我市的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要将服务全国构建新 发展格局和全省“1310”具体部署作为谋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考我市能为大局 做什么、怎么做才能贡献更大力量。 第二,必须突出人民中心,体现规划的根本立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 民。规划编制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 富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多种渠 道和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是基层群众的呼声。规划所确定的目 标、部署的任务、推出的举措,都要聚焦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问题,如高质量充分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社会保障等,力求推出的每一项 政策都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更多更公 平惠及全市人民。 第三,必须突出问题导向,增强规划的现实针对性。规划不是空中楼閣,不能 回避矛盾、掩盖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剖析我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存在 的突出短板和深层次矛盾。比如,在产业发展上,如何摆脱对传统路径的依赖,培 育壮大“1+3”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城乡发展上,如何破解城乡二元 结构,让“百千万工程”从“施工图”真正变为“实景画”。在生态建设上,如何打通“绿 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实现“绿富双赢”。“十五五”规划就要直面这些问 题,把破解难题作为主攻方向,提出精准有效的对策措施,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 展。 第四,必须突出系统协同,提升规划的整体效能。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 系统工程。编制规划要强化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 局、整体性推进。要处理好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解决“十 四五”时期尚未完成的任务,又要着眼长远,为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要 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把安全发展贯穿于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有效防范化 解各类风险挑战。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更好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