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 2025 年度绩效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镇 2025 年度绩效工作推
进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干部
队伍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以及省市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总结回顾过去
一年我镇绩效工作的经验与不足,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
任务,系统部署 2025 年度全镇绩效管理各项重点工作,进
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压实责任,确保我镇各项事业在
科学、规范、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次会议不仅是年度工作的部署会,更是一次提振精神、
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动员会。绩效管理是推动工作落实、
提升治理效能的“牛鼻子”,是衡量干部担当作为、检验发
展成效的“硬杠杆”。高质量的绩效工作,直接关系到我镇
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关系到民生福祉的改善水平,
关系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全镇上下务
必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绩效工作的责任感、
紧迫感和使命感。
一、深刻领会绩效管理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绩效工
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做好绩效管理工作,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
局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我镇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其重要
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需要我们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去审视、
去把握。
(一)绩效管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党的
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首要任务。绩效管理正是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具体
化、可量化、可考核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设定绩效指标,
可以引导各部门、各村(社区)将工作重心聚焦到创新驱动、
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上来,避免盲目
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效率和效益。它能够精准识别发展中
的短板和弱项,倒逼我们深化改革、优化机制、创新方式,
确保各项工作与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同频共振,真正将
发展理念转化为发展实践,将发展愿景转化为发展实绩。
(二)绩效管理是检验干部担当作为的“试金石”。干
部是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绩效考核不仅仅是对工作成果
的评价,更是对干部政治素质、专业能力、担当精神、工作
作风的全面检验。通过严谨的绩效评价,能够真实反映干部
在推进重点任务、解决复杂问题、服务群众中的表现,识别
出那些勇于创新、敢于碰硬、善作善成的“实干家”,激励
他们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也能发现工作不力、
责任缺失的“掉队者”,及时进行提醒、调整和问责,从而
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营造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良好政治
生态,让担当者有舞台、实干者得褒奖。
(三)绩效管理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助推器”。当前,
基层治理面临诸多挑战,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升治理的科学
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绩效管理通过明确责任主体、细
化工作流程、量化工作标准,有助于构建权责清晰、运行
高效的治理格局。它能够促使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加强
沟通协作,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对共性问
题、突出问题的常态化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治理中的
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推动我们采取预防性措施,实现从
“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的转变,进而全面提升基层治
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四)绩效管理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晴雨表”。我
们的一切工作,最终都要体现在增进民生福祉上。绩效管理
的最终落脚点,是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通过将群众满意度、公共服务质量、生态环境改善等指标纳
入绩效考核体系,可以引导各级干部更加关注群众的急难愁
盼问题,更加注重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这不仅是对我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更是
检验我们党执政为民成效的直接体现。只有坚持群众导向,
让绩效考评的结果与群众的切身感受相一致,才能真正赢得
民心、凝聚民力,为我镇各项事业发展筑牢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聚焦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扎实推进 2025 年度绩
效工作走深走实
面对新一年的发展任务和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我们必
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抓好 2025 年
度绩效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科学制定目标,坚持靶向发力。一是紧扣上级要
求,确保对标对表。2025 年度绩效目标要紧密对接上级党委、
政府的重点工作部署、考核指标体系,确保镇级目标与区级
乃至市级目标相衔接、相统一。要认真研究上级政策导向,
将国家战略、省市重点任务、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层层
分解,细化为我镇的年度目标任务。二是结合镇情实际,突
出特色发展。在对标对表的基础上,更要深入分析我镇的资
源禀赋、产业基础、人口结构和社会需求,制定符合我镇实
际、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特色目标。例如,在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基层治理等领域,要根据我镇具
体情况,提出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目标,避免“一刀切”。
三是坚持目标量化,强化可考核性。所有目标都要尽可能地
量化、细化,明确时间节点、责任主体和衡量标准。要杜绝
模糊不清、难以评估的“大而空”指标,确保每一个目标都
能“看得见、摸得着、考得准”,为后续的考核评估打下坚
实基础。
(二)优化考评体系,注重精准画像。一是健全完善指
标体系。要根据 2025 年度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对现有绩
效指标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要突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
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
权重,弱化不符合发展导向的指标。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
合,既要有硬性指标,也要有反映工作质量、社会效益的软
性指标,确保考评体系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二是创新考评方
式方法。要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
提升绩效考评的智能化水平。可以尝试引入第三方评估、群
众评议、现场核查等多种方式,增强考评的客观性、公正性。
要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特点,实行分类考核,避免
“一把尺子量到底”,真正做到精准画像、人尽其才。三是
强化过程管理与结果运用。绩效考评不能仅仅停留在年终算
总账,更要注重对日常工作的跟踪督导和过程管理。要建立
定期调度、阶段性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纠偏改正。考
评结果必须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评优评先、激励约束挂钩,
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让考评结果成为干部队伍
建设的重要依据。
(三)强化结果运用,激发干事活力。一是坚持奖惩分
明,树立鲜明导向。要严格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