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XX省XX县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中党性鉴别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X 省 XX 县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 中党性鉴别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报告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共产党 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总书记指出,选人用人要加强党性鉴别,注 重考察干部的境界格局和忠诚度、廉洁度。这为新时代做好干部 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强党性鉴别,是确保干部 队伍先进性与纯洁性的核心要求,直接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 衰成败。近年来,我省 XX 县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始终坚持 将政治标准置于首位,以加强党性鉴别为核心抓手,围绕“政治 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个核心内 涵,深入探索了一套集标准明晰化、教育常态化、考察立体化、 研判系统化于一体的工作机制,为科学精准选人用人奠定了坚实 的政治根基。本报告旨在总结 XX 县的实践经验,并就未来如何 深化此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一、明晰标准构建党性鉴别的科学标尺 长期以来,党性考察易于陷入抽象化、概念化的困境,存在 标准模糊、难以量化的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XX 县以实现党 性表现“可量化、可感知、可评估”为目标,着力构建了一套 “指标化+可视化”的科学评价体系,为党性鉴别提供了清晰标 尺。 (一)体系化设计指标框架 以《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试行)》中关于政治忠诚、 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的“五看”标准为根 本遵循,XX 县制定了《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实施细则》,并配套 研发了《干部党性表现测评正反面清单》。该体系将党性表现细 化为正向与反向两个维度。 正向层面,主要围绕五个核心内涵展开,具体包括: 1.政治忠诚:衡量干部是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 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政治定力:衡量干部在面对重大政治考验和各种错误思潮 时,是否保持清醒头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3.政治担当:衡量干部是否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面 对急难险重任务能否挺身而出,面对矛盾问题能否迎难而上。 4.政治能力:衡量干部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解决 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5.政治自律:衡量干部是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反向测评清单则更为具体,通过梳理近年来干部队伍中易发 多发的问题,结合多地实践经验,XX 县归纳出 20 项具体表现 作为反向扣分依据,涵盖政治、思想、工作、作风、廉洁等多个 方面,例如: 政治纪律方面: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不深、理解 不透,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 摇摆,态度暧昧;对组织不忠诚、不老实,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 事项。 理想信念方面:信仰缺失,精神空虚,热衷于封建迷信活动; 对社会上的错误言论和思潮缺乏辨别力,甚至随声附和。 担当作为方面:缺乏斗争精神,在困难面前“绕道走”,遇 到矛盾“向上推”;工作满足于“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存 在“躺平”心态;不敢动真碰硬,当“老好人”。 宗旨意识方面: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诉求敷衍塞责、推诿 扯皮;追求个人享乐,在服务群众时摆架子、耍官威。 工作作风方面:作风漂浮,调查研究走过场、不深入;形式 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热衷于做表面文章;不注重团结,搞 “小圈子”。 廉洁自律方面:规矩意识淡薄,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利用职 权或影响力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私利;生活作风不检点, 家风不正。 其他方面:网络言行不当,造成不良影响;心理素质不佳, 在压力面前表现出消极或极端情绪。 通过“正向赋分+反向扣分”的双维量化评分体系,干部的 “政治画像”与“党性画像”不再是模糊的定性描述,而是转化 为可比较、可分析的直观数据,实现了科学精准的初步描绘。 (二)动态化调整个性指标 党性标准并非一成不变。XX 县坚持每年结合党的最新理论 创新成果、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 对党性评价指标进行动态优化调整,确保指标体系始终紧扣时代 脉搏、服务中心大局。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分行业、分领域、分 层级的“个性化”党性指标库。例如,对招商引资一线的干部, 侧重考察其市场意识、创新精神和廉洁交往的能力;对乡村振兴 领域的干部,则更加关注其群众工作能力、处理基层复杂问题的 水平和奉献精神。这种差异化设计使得党性评价更具针对性和科 学性。 二、强化锤炼筑牢党性修养的思想根基 党性不会随着党龄的增长而自然增强,必须在持续的理论学 习和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反复淬炼。针对党性易受侵蚀的风险, XX 县以“理论铸魂+实践淬炼”为主线,构建了一套全周期、 沉浸式的教育体系,从源头上筑牢干部党性的思想基础。 (一)深化理论武装打造党性教育核心课堂 坚持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课”和“主 课”。高质量举办“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专题培训班”等核心班次,确保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 精神入脑入心。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开设“党性鉴别方法论” 专题研讨交流课程,组织学员围绕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辨析,不仅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中增强自身党性,更着力提升其鉴 别他人党性表现的能力和水平。 (二)创新实践载体推动理论与实践贯通 为避免党性教育流于形式,XX县充分利用区域内红色资源, 将现有的 37 个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教学点)进行系统梳理和 功能划分。根据不同基地的历史背景和教育主题,将其分类对应 为不同的党性“鉴别场景”。例如,在革命旧址类基地,场景设 置为“考验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在廉政教育基地,场景设置为 “面对利益诱惑的抉择”;在改革发展前沿阵地,场景设置为“检 验担当作为的勇气”。 在现场教学中,创新性地设置“党性鉴别模拟题”。例如, 在 XX 镇 XX 村的红军长征纪念馆,现场教学不仅是听讲解、看 实物,更会设置情景模拟环节,要求学员就“若身处当年艰苦卓 绝的环境,你将如何抉择”等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和个人阐述。教 学结束后,建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