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议上的
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议,
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提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能力、全力推进“幸福新社区”建设的部署要求,总结交流经验,
分析研判形势,部署推动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
压实责任,全面提升我区基层治理工作质效。
刚才会前,我们一同实地调研了 XX 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工作情况,对他们探索形成的“1+3”工作模式印象深刻,也深
受启发。会上,XX 街道和 XX 街道分别围绕党建联建“四联四
融”工作机制和“XX 书记工作室”驻街道工作站建设作了很好
的经验交流,听了之后很受触动。这些探索和实践,充分展现了
我们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为全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
广的宝贵经验。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我的思考,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切实增强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
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党
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治理
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
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党建引
领基层治理,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美好
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 XX 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
近年来,区委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加强基层治
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全区基层治
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稳步提升。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区各
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在织密组织体系、建强骨干
队伍、创新服务载体、破解治理难题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成
效。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区上下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日益浓厚,
今年以来,通过“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等机制,群众各类诉
求首次响应率达到 100%,一次性化解率超过 85%,在第三季度
的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居民对我区社区工作的综合满意度达到了
92.3%,这些数据背后,是全区基层干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
献。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像 XX 街道“1+3”模式、“XX 书记
工作室”这样的创新品牌不断涌现,成为我区基层治理的亮丽名
片。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大批社区工作者扎根一线、服务群众,
成为了居民信得过、靠得住的“主心骨”和“贴心人”。在此,
我代表区委,向奋战在全区基层治理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
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
和不足。对标省、市委的更高要求,对标人民群众的更高期待,
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工作发展不平衡。
“抓两头、带中间”的格局依然存在,部分社区党组织战斗堡
垒作用发挥不充分,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先进、中
间、后进社区的差距依然明显。二是资源整合不够深。党建联建
工作在一些地方还停留在“签个协议、挂个牌子、开个联席会”
的表面层次,找准联建各方的利益契合点和兴趣连接点不够,共
建活动项目化、常态化不足,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等
各类资源“聚”的力度还需加大、“用”的效果还需提升。三是
难题破解不够力。面对老旧小区管理、停车难、环境整治、物业
服务监管等长期存在的“硬骨头”,虽然想了很多办法,但常态
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党建引领破解治理难题的制度优势还没
有完全转化为治理效能。四是队伍建设不够强。部分社区干部特
别是年轻干部应对复杂局面、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还有欠缺,
“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后备力量的储备和培
养体系仍需完善。这些问题,是我们下一步工作中必须下大力气
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全区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党建引领基
层治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推动我区基层治理水平再上新台
阶。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夯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组
织基础和队伍保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治理的千头万绪,最终要靠坚强
的组织体系和过硬的干部队伍来落实。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
标导向相结合,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
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一,要建强“主心骨”,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干部队
伍。社区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他们
的能力素质直接决定着基层治理的成败。一要持续强化理论武装。
要依托区委党校、街道党校、“XX 书记工作室”驻街道工作站
等平台载体,组织社区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
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基层
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二要全面提升群众工作能力。要完
善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推动社区干部常态化下沉网格、走访入户,
把办公室搬到居民家门口,把会议开到楼栋大院里。要在解决一
件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过程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赢得群众的
信任,真正成为居民离不开的“贴心人”。要充分发挥社区书记
“头雁”队伍的传帮带作用,实施“青蓝工程”,让经验丰富的
老书记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带,帮助年轻干部尽快成长为能够
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三要着力加强实战锻炼和梯队建设。要把
“XX 书记工作室”驻街道工作站的实训功能做深做实,将其打
造为全区社区干部的“练兵场”和“加油站”。要有计划地把干
部放到信访维稳、应急处突、项目建设等一线岗位去磨炼,在实
践中长才干、壮筋骨。要着眼于明后年的社区“两委”换届,把
工作站作为发现、培养、储备后备干部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