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机关党员大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机关党员大会上 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机关党支部党员大会,主 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 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总结前一阶段机关深入贯彻学习教育的成 效与经验,并对下一步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推动作风建设常 态化、长效化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会议传达了中央、省 委和市委有关会议精神,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 了遵循。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深刻认识作风建设学习教育取得 的阶段性成果 自全市启动深入贯彻学习教育以来,市直机关工委机关党支 部作为市直机关的“第一方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迅速行 动、精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其中,展现了过硬的政治 素质和行动自觉。整个学习教育过程组织有力、推进有序、成效 明显,达到了预期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责任传导层层压实。工委领导班子 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详实方案,明确了“路 线图”和“时间表”。坚持把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 抓,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靠前指 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严密责任链条。整个 过程,先后组织专题学习 20 余次,召开推进会 5 次,确保了学 习教育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二是理论武装持续深化,思想根基筑牢夯实。坚持把理论学 习贯穿始终,通过领导领学、个人自学、支部研学、专家辅学 “四学联动”模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 论述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针对 2025 年中央提出的作 风建设“50 条硬性要求”,组织了专题解读和研讨,确保每一位 党员干部都学深悟透、入脑入心。据统计,学习教育期间,党员 干部撰写心得体会 150 余篇,开展专题研讨 30 余场次,理论武 装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显著提升。 三是问题导向鲜明树立,查摆整改动真碰硬。坚持刀刃向内、 自我革命,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摆问题。通过设立意见箱、发 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共收集到涉及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80 余条。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建立 问题、责任、整改“三张清单”,逐一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 完成时限。截至目前,清单内的 65 个具体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整改完成率达到 100%,一批长期未能解决的顽瘴痼疾得到有效 根治。 四是警示教育触及灵魂,纪律防线加固筑实。坚持以案为鉴、 以案明纪,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等警示教育片,参观了市廉政教育基地,并选取了近年来市内外 发生的违反纪律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通过这些 “活教材”,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受到强烈震撼和深刻警醒,清 醒认识到纪律的“高压线”碰不得,作风的“警戒线”越不得, 进一步增强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五是服务大局成果丰硕,学用结合走深走实。坚持将学习教 育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通 过作风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工作质效。例如,机关内部大力推行 无纸化办公,会议数量和文件数量同比分别减少了 20%和 15%, 行政效能显著提升。在服务基层方面,建立了机关党员干部联系 基层党组织制度,先后有 40 余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帮助 解决了涉及产业发展、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20 余个,切 实把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推动发展的具体实践。 总的来看,这次学习教育是一次深刻的政治淬炼、思想洗礼 和作风锤炼。机关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 行力得到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得到提振,风清气正的政治生 态得到进一步巩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 也是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工委领导 班子,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正视不足、保持清醒,深刻把握作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新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风建设绝非一朝 一夕之功,而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长期任务。当前取得的成果 只是阶段性的,我们面临的考验远未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 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对照中 央和省委、市委的更高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更高期待,我们的 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 一是“四风”问题出现隐形变异,极具顽固性和反复性。随 着正风肃纪力度的持续加大,一些不正之风改头换面、潜入地下。 有的“文山会海”穿上了“信息化”外衣,各类工作群、APP 泛 滥,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有的违规吃喝转入“一桌餐”、单位 食堂,更加隐蔽;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为“只微笑不办 事”的“软钉子”,或者以“程序复杂”“规定如此”为由消极应 付、推诿扯皮。这些新动向、新表现,对我们的辨别能力和斗争 本领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制度执行存在“温差”,长效机制仍需完善。虽然我们 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上紧下松、逐 级递减的现象。有的制度规定较为原则,缺乏具体、可操作的实 施细则,给执行留下了“模糊空间”;有的制度执行缺乏刚性, 监督检查不够严格,导致制度成为“稻草人”“橡皮筋”,没有真 正发挥出约束和规范作用。如何让制度的“牙齿”真正咬合,形 成有效震慑,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三是成果转化不够均衡,“学用脱节”现象依然存在。在学 习教育中,少数同志仍然存在“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倾向,理论 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有的满足于读了多少文件、记了 多少笔记,但在如何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破解工作难题上思考不 深、办法不多。学习成果如何更有效地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 推动发展的举措、服务群众的本领,这种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问题,还需要下更大力气去打通。 四是担当作为精神有待提升,“躺平”心态偶有显现。在持 续高压的正风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