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镇 2025 年度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情况
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
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的底线,根据年度工作安排,XX 镇于 2025 年内持续开展了防止返
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主要成效
2025 年以来,XX 镇始终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作为一项
重大政治任务和核心民生工程,聚焦“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的工作总要求,坚持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常态长效,通过织密责
任网、下足排查功、打好帮扶牌,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全
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
为确保工作高效有序推进,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党建引领,
将防返贫工作置于首要位置。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严格遵循“工作到村、责任到人、措施
到户”的原则,年初即调整充实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
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作的统筹协调、
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构建了“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镇乡村振
兴工作站牵头抓总、相关职能办公室协同配合、村级组织具体落
实、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全员参与”的五级联动工作机制,
形成了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的责任闭环。
二是压实各方责任。将全镇划分为若干网格,制定详尽的工
作方案,把监测排查、信息核实、政策落实、风险消除等任务逐
项分解到村、到组、到人。建立了“主要领导包片、联村领导包
村、村党支部书记包组、村组干部及帮扶责任人包户”的网格化
管理体系,确保每一户农户都有专人负责,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
责任主体。同时,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成效纳入村级年度绩
效考核和干部个人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定期调度、随机抽查、
实地督导等方式,传导工作压力,倒逼责任落实,确保监测排查无
盲区、无死角,让责任意识贯穿于工作全过程。
(二)精准摸排监测,筑牢动态清零的数据根基
精准识别是有效帮扶的前提。XX镇在工作中坚持关口前移、
多措并举,着力提升风险识别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一是创新排查方法,全面摸清底数。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
了多轮集中排查和常态化入户走访。为提升排查质效,创新推行
“看、问、算”三步工作法。“看”住房安全、饮水保障、生活
设施、家庭成员精神面貌等直观情况;“问”家庭成员就业就学、
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政策享受情况和面临的实际困难;“算”
家庭总收入、经营性收入、务工收入和因病因灾因学等刚性支出,
进行收支对比分析。通过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采集方式,
精准掌握农户生产生活的真实状况。截至 2025 年 10 月,全镇累
计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等 300 余人次,对全镇 5218 户
21350 名农村人口进行了全覆盖走访排查,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
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收入骤减或支
出骤增的“突发严重困难户”。
二是拓宽预警渠道,确保应纳尽纳。在依靠人力入户排查的
基础上,积极构建多元化的信息预警网络。一方面,大力推广“一
键报贫”线上申报系统,通过在村务公开栏、村民服务中心等显
眼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和“明白纸”,并由网格员入户指导,确保农
户知晓申报渠道、会使用申报程序。本年度,共受理并核实“一
键报贫”申请 56 户,做到了快速响应、及时核查。另一方面,加强
与医保、民政、教育、人社、应急等部门的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
定期获取大额医疗支出、失业、残疾、受灾等预警信息,变“人
找政策”为“政策找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自主申报与部门
预警联动的方式,本年度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 4户 26人,其中通过
“一键报贫”核查识别 2 户 12 人。目前,全镇共有在册监测对象
116 户 452 人,均已录入国家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实现了动态管
理。
(三)聚焦靶向帮扶,巩固稳定脱贫的良好成效
针对识别出的监测对象,XX 镇坚持“一户一策、因人施策”
的原则,综合施策,靶向发力,确保帮扶措施精准有效。
一是强化政策供给与宣传。为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应知尽知、
应享尽享,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政策宣讲活动。通过村民代表
大会集中讲、帮扶干部入户“一对一”解读、发放政策汇编手册
等方式,将产业奖补、就业扶持、小额信贷、教育资助、医疗救
助等政策精准推送到户,全年累计开展各类政策宣讲活动 40 余场
次,覆盖群众超过 1.5 万人次。
二是精准落实帮扶措施。为每一户监测对象量身定制“一户
一策”帮扶计划,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和脱困时限。针对
不同致贫返贫风险类型,采取差异化帮扶路径。对因病因残致贫
的,优先对接民政临时救助、大病专项救助和慈善资源,并积极开
发保洁、护林等公益性岗位进行兜底安置;对因缺技术、缺劳动
力致贫的,组织参加特色种养、电商、家政等实用技能培训,并通
过劳务协作机制,定向输转至 XX、XX 等地的合作企业务工;对有
发展产业意愿但缺少资金的,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提供 5 万元以下、
3 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财政贴息的小额信贷支持。据统
计,2025年以来,全镇为监测对象累计发放各类产业发展奖补资金
125.8 万元,协调落实小额信贷 360 万元,提供临时救助金 21.6 万
元,安置公益性岗位38人,组织劳务输出210人次,开展技能培训5
场次,培训 380 余人。
三是严格执行风险消除程序。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帮扶,
监测对象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对于符合风险消除标准
的监测对象,严格按照“户申请、村评议、镇审核、县审定”的
程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