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县保护未成年人防性侵专项工作第二次
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保护未成年人防性侵专项工作第
二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特
别是防性侵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总结前期工作经验,部署下一
阶段重点任务,推动这项事关全县未来、事关千家万户的底线性、
基础性工作走向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刚才,会议通报了今
年以来我县涉未成年人案件的有关情况,几个成员单位也作了汇
报,问题导向鲜明,分析客观深刻,提出的建议也很有针对性。
当前,我县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尤其是性侵害案件,呈现出
多发高发的严峻态势,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未成年人免遭
性侵害,是各级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
任。我们必须以最高的政治站位、最强的责任担当、最实的行动
举措,坚决扛起这项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正视严峻形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刻认识
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
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民族的长远发展。然而,当前摆在我
们面前的现实却不容乐观。
根据刚才通报的情况,结合政法系统掌握的数据,形势可以
说非常严峻。自 2024 年以来,全县共受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数量同比上升了 18%,其中,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占比高达
65%,较 2023 年同期增加了近 25 个百分点。受害人低龄化趋势
明显,14 周岁以下被害人占比超过一半,最小的甚至不足 10 岁。
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被伤害的孩子,一个个破碎的家
庭,和一道道难以愈合的社会伤疤。这充分说明,我县未成年人
保护工作,特别是防性侵工作,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短板和漏洞,
已经到了必须下猛药、出重拳、根源治理的紧要关口。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案件的发生,绝非偶然。其背
后反映出的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层问题。一是家庭监护的“缺
失”与“失能”。部分案件中,父母长期外出务工,隔代监护力
不从心,甚至存在监护人自身道德败坏、监护失职的情况,使得
家庭这道首要防线形同虚设。二是学校教育的“缺位”与“偏
位”。部分学校对防性侵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课程流于
形式,甚至避而不谈,孩子们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求助知
识。三是社会环境的“污染”与“侵蚀”。网络不良信息泛滥,
一些隐蔽的角落滋生着犯罪土壤,一些面向未成年人服务的行业
场所监管存在盲区,都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四是综合治
理的“碎片”与“梗阻”。部分职能部门之间协同作战能力不强,
信息共享不畅,工作衔接存在断点,未能形成“发现-报告-干预
-惩处-帮扶”的闭环管理体系。
面对如此严峻复杂的形势,全县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
提高站位。保护未成年人,绝不仅仅是政法部门一家的事,更
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检验
着我们的执政理念和治理能力。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每一起侵
害未成年人案件的发生,都是对我们工作的拷问,都是对我们社
会良知的挑战。我们必须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更加优先的
位置,以“零容忍”的态度,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遏制案件
高发态势,为全县广大未成年人撑起一片纯净、安全的天空。
二、总结过往成效,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推动专项治理常
态化长效化
自两年多前,我县启动打击整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
行动以来,各成员单位闻令而动、积极作为,在依法打击、源头
预防、社会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专项
行动期间,我们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了一批犯罪分子,有效震慑了
潜在的违法犯罪;集中排查整治了一批重点行业场所,净化了社
会环境 ;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如检察院的
“XX”普法活动,提升了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防范意
识。这些成绩值得肯定。
但是,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专项行动解决的更多是“存量”
问题,具有集中性、阶段性的特点。一旦行动结束,工作力度减
弱,问题就极有可能反弹回潮,甚至变本加厉。当前案件高发的
态势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这说明,依靠“一阵风”式的专项行
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未成年人保护是一场持久战,必
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因此,县委决定,将打击整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从
“专项行动”转为“常态化工作”。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
更是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和工作要求的深刻变革。
一是要推动经验机制化。要系统梳理总结过去两年专项行动
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比如,我们建立的政法部门信息共享
和案件会商机制、对重点人员的动态管控机制、对涉案未成年人
的“一站式”询问救助机制等,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相关牵
头单位要抓紧研究,将这些好的做法以制度文件的形式固化下来,
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工作标准不降、力度不减。
二是要推动力量常态化。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各成员单位在
常态化工作中的职责。不能再有“临时抽调、任务结束就解散”
的想法。各单位要明确专门的领导和联络员,将这项工作纳入本
单位的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保障必要的人员和经费,确保事有人
管、责有人负。政法委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定期组织召开联
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三是要推动工作体系化。常态化治理,要求我们必须构建一
个更加系统、更加完备的保护体系。要真正将家庭、学校、社会、
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格局落到
实处。这个体系要像一张精密的安全网,覆盖到未成年人生活的
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漏洞。
从“专项”到“常态”,考验的是我们的决心和韧劲。全县
各级各部门必须彻底摒弃“歇歇脚、喘口气”的松懈思想,树立
打持久战的准备,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
一年干,直至取得根本性胜利。
三、聚焦关键举措,以“精准滴灌”的方略全力推动《七项
措施》落地生根
为系统性应对当前我县面临的严峻挑战,经过前期深入调研
和反复论证,县委研究制定了《XX 县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防
范性侵害的七项措施》。这“七项措施”,是我县当前和今后一个
时期开展此项工作的总抓手和路线图。各地各部门必须不折不扣
地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各项措施精准发力、见到实效。
第一项措施:织密扎牢源头预防“防护网”。预防是最好的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