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深刻把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丰富内涵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深刻把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丰富内涵 近日,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我们要继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书写不同历史文化、不同社会 制度、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和平和睦和谐相处的璀璨篇章”。党的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人类文明发展大势,提出“促进 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命题,强调“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 容的文明观”,作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 鉴而发展”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进行深刻总 结,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刻把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的丰富内涵,对于解决人类文明面临的共同挑战、促进人类文明 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 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文明多样性同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一样, 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更是镌刻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天然印记。它 既彰显不同文明间的千差万别,也体现文明交融沟通而成的独特 魅力,是同一性与差异性辩证关系的统一。由于人类文明的诞生 与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文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与 形态。只有以尊重文明多样性为前提,秉持平等理念开展文明对 话,才能促进文明间的相互借鉴。 文明是人类在现实条件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结果,是人类力 量的体现,具有根本意义上的平等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 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 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 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 劣之分”。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 应以文明多样性的客观存在和历史存在为基础,深化对不同文明 独特性的认知,充分尊重不同文明的制度创造和道路选择,坚持 发展权利平等,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 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二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包容的, 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包容性作为文明的内在 特质,表现为不同文明对多样性、差异性保持开放接纳的姿态, 更体现为一种主动拥抱外部世界的精神特质。每一种文明都是独 特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只有 坚持包容互鉴,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深层规律。 这就要求不同文明之间开展交流、增进理解,在文明对话中发现 并吸纳其他文明发展成果,实现不同文明之间优秀因子的互嵌, 从而不断激发文明活力。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就要 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谋求和谐共处、合作共赢。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我们共同居住在同一个星球上,这个星球有 200 多个国 家和地区、2500 多个民族、70 多亿人口,搞清一色是不可能的。 这种差异不应该成为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对抗的理由。”在 人类文明发展长河中,各种文明沉淀出独有的精神特质与价值内 核,构成了其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标识。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 要新陈代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