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
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政治能力”这一重要原创性概念标识性
概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指导,充分运用、深刻把握马
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成果与政治实践规律,传承弘扬中国“尚贤使
能”文化传统,聚焦党的政治属性、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
追求,突破以“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等为基本
范畴的西方现代能力素质模型(也称“胜任力模型”)理论框架,
开创性地把能力上升到政治层面、把政治拓展到能力范畴,从政
治和能力两个维度上实现了“政德”与“治才”、“良政”与“善
治”的高度统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和建党学说,
创新发展了现代政治理论和能力素质理论,对于加强党的政治建
设,提高党的全面领导能力、长期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提
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支撑点和发力点、落脚点。这个重要原
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兼具政治高度、学理深度、实践广度、文化
厚度,无论在政治理论还是政治实践层面,无论在政治建设还是
政治文明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高政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而紧迫。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
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巩固党的
领导地位、执政地位,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全党“有
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
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
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保持我
们党的政治本色,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确保红
色江山永不变色。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中国式现
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要求时刻保持政治清醒、
保持政治定力、增强政治本领,牢牢掌握和充分用好妥善应对风
险挑战、应对复杂局面、赢得战略主动的制胜法宝,成功进行具
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航船
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
党的组织路线,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建
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以政治建设统领党
的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判
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永葆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提高政治能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必然要
求,是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内在需要
提高素质能力,解决“本领恐慌”,历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早在 1922 年,列宁在阐述新经济政策时
就指出:“我们有足够的、绰绰有余的政治权力,我们还拥有足
够的经济手段”“这里所需要的只是本领,但我们缺乏这种本
领”。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
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为此,
毛泽东同志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号召“来一个全
党的学习竞赛”。2013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 8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前进
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还会不断出现,关
键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习近
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无论是干事创业
还是攻坚克难,不仅需要宽肩膀,也需要铁肩膀;不仅需要政治
过硬,也需要本领高强。”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对领导干部的
能力要求必然越高,领导干部必须“补强本领上短板、能力上不
足”。在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中,政治素质是最核心的素养,政
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能力,起着统领和管总作用,直接决定着其他
素质能力的提升和运用效果,体现和检验着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
建设各项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政治上清醒才能行动上自觉,政治上坚定才能经得起考验,
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才能成就伟业。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
建设,党的政治建设搞好了,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大局把
握住了,党的政治能力提高了,党的建设就铸了魂、扎了根。党
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提高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
治理能力特别是政治能力,作出一系列原创性论述。比如,着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以中国式现
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强调要加强党的长期执
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眼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强调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指出“中国共产党
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着眼以政治建设统
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在强调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同
时,创造性提出增强“政治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政治能力”
“政治领导力”“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政治
自制力”“政治定力”“政治自律”等重要概念、重大命题,与
“政治灵魂、政治忠诚、政治担当、政治体检、政治考察、政治
巡视、政治监督、政治生态、政治文化”等其他原创性概念标识
性概念一起,共同构成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指导、具有中
国特色和中国共产党特质、富有新时代特点的政治建设理论体系、
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本质特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
泽东同志不断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提出了思想建党、政治
建军的根本原则;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
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一方面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
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
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另一方面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
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政治问题,突出政治要求。早在正定
工作期间,就提出干部“政治上要敏锐、工作上要创新”。党的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强调“政治
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以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对照自己、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善于从政
治上看问题,“提高政治能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善于从政治
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从政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本质,
只有从政治上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根本。”2013 年 11 月,习近平
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着眼于领导好全面深
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加强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能力、
动员组织能力、驾驭复杂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