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在以
案促改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上级重要精神和工作方案,并对全局以案促改工作进行
了安排部署。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引导全体干部深
刻汲取教训,切实整改问题,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堵塞制度漏洞、强化监督管
理,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司法行政铁军,为县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
强保障。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以案为镜,照亮“隐患盲区”,在深刻警醒中筑牢思想根基
当前,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廉政风险点多面广。一些典型案例
就像一面面镜子,清晰映照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宽松软”“盲区”“漏洞”等问题。特别
是社区矫正监管、行政执法审批这些权力相对集中的环节,更容易成为风险高发地
带。如果我们思想上麻痹大意,认为“小事无妨”,就可能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我
们必须学会从案例中看本质、从问题中找根源,真正把别人的教训当成自己的镜
子,照一照自身的思想尘埃、行为偏差,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
行为、守得住清白。这既是“治已病”的现实需要,更是“治未病”的长远之策,是一体
推进“三不腐”的关键抓手。
(一)要照亮思想根源,破除“三种误区”。一是要破除“与己无关”的误区。绝不
能认为案例是别人的事、问题是过去的事,要深刻认识到廉政风险无处不在,每个
岗位、每个环节都可能滋生问题,必须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
去,主动对照检查。二是要破除“小事无妨”的误区。一些干部觉得吃点喝点、程序上
变通一下是小事,但“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很多严重违纪违法问题都是从
看似不起眼的小节开始滑坡的,必须牢记“堤溃蚁穴”的古训,慎初慎微慎独。三是要
破除“侥幸心理”的误区。认为手段隐蔽、无人知晓,或者觉得是惯例、是潜规则,这
种掩耳盗铃的想法最终只会害了自己。要清醒认识到监督无处不在,纪律规矩是带
电的高压线,任何时候都不能触碰。
(二)要照亮制度短板,认清“三重失守”。一是要认清制度执行“宽松软”的问
题。好的制度不执行,等于一纸空文。有的制度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就是没有落
实到行动上,执行时打折扣、搞变通,使得制度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二是要认清
监督管理“有盲区”的问题。监督不到位,权力就可能脱缰。特别是在社区矫正对象
的日常监管、执法文书的审批把关等环节,如果监督流于形式、浮在表面,就容易
给别有用心之人留下可乘之机。三是要认清思想防线“存漏洞”的问题。内因是变化的
根据。如果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拧不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就容
易被歪风邪气侵蚀,从思想上的滑坡导致行为上的越轨。
(三)要照亮行为底线,恪守“三条线”。一是要恪守“政治红线”。要深刻领
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确保司
法行政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这是最大的纪律和规矩。二是要恪守“法治底线”。作为
司法行政干部,法治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要带头信仰法治、坚守法治,牢固树立法
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按程序操作,决不能
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件法律服务中感受
到公平正义。三是要恪守“廉洁防线”。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勤掸“思想尘”、
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要珍惜工作岗位,珍惜家庭幸福,珍惜个人名誉,做
到公私分明、清正廉洁,构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思想防线和行为底线。
二、以改为要,瞄准“病灶根源”,在精准发力中健全制度机制
发现问题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以案促改,核心在“案”,关键在“改”。
我们要坚持标本兼治,既要针对暴露出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也要深挖问题背后的
根源“固本培元”,通过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实现整改工作项目化、清
单化、责任化,确保问题找得准、根源挖得深、措施定得实、整改落到地。要把解
决当前问题与构建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整改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
塞一批漏洞,真正把制度的笼子扎紧扎牢。
(一)要改在“点”上,精准施策消病灶。一是要针对社区矫正监管这个风险
点,完善全流程监督机制。要严格规范调查评估、交付接收、监督管理、考核奖
惩、解除矫正等各个环节,推广应用信息化监管手段,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控,严
防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要探索建立“社区+网格+调解员”联动模式,将监督
触角延伸到最基层。二是要针对行政执法审批这个关键点,优化权力运行流程。要
全面梳理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明确审批权限、程序和时限,压缩自由裁量空间,推
进执法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要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到执法行
为过程信息全程记载、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三
是要针对法律服务行业监管这个薄弱点,规范执业行为。要加强对律师、公证、法
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执业活动管理和监督,完善投诉查处机
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执业行为,促进法律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法律服务公
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二)要改在“面”上,系统集成筑防线。一是要健全内部监督体系。要强化
内部流程控制,落实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制度,形成相互制约、有
效监督的权力结构。要充分发挥法制、纪检等内设机构的监督作用,定期开展执
法检查、案卷评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二是要畅通外部监督渠道。要自觉接
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狱(所)务公开、执法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要完善群众投诉举报
受理、核查、反馈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应、严肃查处。三是要强化科技
监督支撑。要善于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司法”监督平
台,实现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的实时监控、动态预警、智能分析,让权
力在阳光下运行,让违规操作无处遁形。
(三)要改在“体”上,源头治理固根本。一是要完善学习教育机制,筑牢“不想
腐”的堤坝。要制定常态化警示教育计划,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组织观看警
示片、参观廉政基地、旁听庭审、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
力。要把政治理论、党纪国法、职业道德作为必修课,引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
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二是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树立“实干廉”的导向。要
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以案促改成效、廉洁自律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和评
先评优的重要内容,与选拔任用、职级晋升挂钩,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清正廉洁。
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三是要完善文
化滋养机制,营造“崇廉耻”的氛围。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和
法治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