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升旗仪式上的讲话:所有的答案都在行动中
亲爱的老师们、初三的勇士们:
大家早上好!
秋光正好,学意正浓。上周我们刚刚经历了初三第一次学情
调查。有同学说自己进行了一场“知识的探险”——过程很刺激,
结果很意外。还有同学感慨,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一看就会,一
做就废”,原来我和知识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些生动的调侃,
正是我们富乐学子特有的智慧——用幽默化解压力,用乐观面对
挑战。
但在这份乐观背后,我更想告诉大家一个永恒不变的的真理:
所有的答案,都在行动中。
同学们,当我们说“题太难”时,究竟在说什么?
是“知识点迁徙”不适?
比如,数学公式在单一题目里运用自如,一旦与实际问题结
合,就找不到切入点。这考验的是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是“审题解码”失误?
比如,面对语文阅读选项时感觉“A 也对,B 好像也没错”,
最终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这暴露的是信息筛选与精准理解的短
板。
是“思维续航”不足?
比如,解答理科大题时,走到第三步就忘了第一步的思路。
这需要的是逻辑思维的持续构建能力。
当我们这样深入剖析,“难”就不再是一个笼统的障碍,而
是一个个可以逐项突破的具体目标。与其停留在困惑中,不如把
它转化为清晰的认知和具体的行动。
从认知到行动,中间或许会有迟疑。但每一次行动的开启,
都是将阻力转化为阶梯的开始。我想分享三点与大家共勉:
第一,用具体的“做一点”,来粉碎抽象的“好焦虑”。
当你感到心慌焦虑时,别坐在那里空想“要是结果不理想怎
么办”。请你立刻站起来,做一件最小、最具体的事:比如,现
在就拿出词汇表,攻克 5 个你总是记混的单词;或者打开错题本,
彻底弄懂一类让你头疼的数学题。当你开始专注地做一件具体的
事时,焦虑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
第二,打造你的“王者错题本”——用行动告别重复犯错。
你的错题本不应该是一个“悔过书”,而应该是一个“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