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XX县教育局在全县校园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X 县教育局在全县校园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校园安全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迅速传达学习全省、全州、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最新部署, 分析研判当前我县校园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对下一阶段重点任 务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再推进。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是最大的 民生,更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必须以最高的标准、 最严的要求、最实的举措,全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 健康,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校园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校园安全,事关万千家庭的幸福安宁,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 大局,事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 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一重要指示, 是我们做好校园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县教育系统 的每一位同志,都必须从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 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领会抓好校园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我县校园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但我们绝不能因此产生丝毫的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必须清醒地 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校园 安全工作的严峻性、复杂性前所未有。从外部环境看,各类社会 矛盾和风险向校园渗透传导的风险依然存在;从内部管理看,一 些学校在硬件设施、管理制度、应急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和漏 洞;从教育对象看,青少年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自我保护和 风险防范能力较弱,心理问题、欺凌事件等新型安全风险日益凸 显。 我们必须坚决破除三种错误思想:一是破除“与己无关”的 思想。认为安全是保安的事、是后勤的事,与教学无关,这是极 其错误的。每一位教职员工,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肩负着保护 学生安全的神圣职责。二是破除“例行公事”的思想。把安全检 查、安全教育当作走过场、完成任务,满足于开了会、发了文、 签了字,而没有真正入脑入心、落到实处。这种形式主义、官僚 主义是滋生安全事故的温床。三是破除“运气论”的思想。觉得 事故是小概率事件,不会那么巧发生在自己身上。殊不知,任何 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都必然有无数个被忽视的细节和隐患。我 们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将“生命至 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刻印在思想上、落实到行动中,真正做到 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二、正视问题短板,准确把握当前校园安全工作的风险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敢于直面问题、刀刃向内, 深入剖析当前我县校园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只有把问题找准、把根源挖深,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精 准发力。 第一,责任落实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尽管我们反复强 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但压力传导 层层递减的现象在一些学校依然存在。部分学校领导班子对安全 工作的重视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安全管 理制度挂在墙上、锁在柜里,未能有效转化为日常行为规范;岗 位责任划分不清,出现安全问题时相互推诿、扯皮,导致责任链 条悬空。 第二,隐患排查整治不够彻底。部分学校的安全检查流于形 式,满足于“走马观花”,对深层次的、隐蔽性的隐患发现能力 不足。比如,对校舍建筑的老化程度、消防设施的有效期、食堂 后厨的卫生死角、实验室危化品的管理、校园周边的治安乱点等, 排查不深不细。隐患台账建立不健全,整改措施不具体,责任人 和整改时限不明确,导致一些隐患长期存在,反复出现,形成了 “排查-整改-复发”的恶性循环。今年以来,全县校园安全专项 督查共发现各类安全隐患 328 项,其中重大隐患 15 项,目前仍 有 3 项重大隐患未完成销号,这说明我们的整治力度还需要进一 步加强。 第三,重点领域防控仍有短板。一是校园安防基础有待夯实。 少数学校安保人员数量不足、年龄偏大、业务不精;一键式紧急 报警装置、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平台的联网率、完好率有待提升; 校园封闭化管理存在漏洞。二是交通安全风险突出。上下学高峰 期,校园周边交通拥堵,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部分校车存在 超员、超速等违规行为;学生骑乘电动车不戴头盔、违规载人等 问题时有发生。三是食品安全管理不容乐观。一些学校食堂采购 索证索票制度执行不严,食品加工流程不规范,“明厨亮灶”覆 盖率虽然高,但后续监管未能完全跟上。四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日益凸显。随着学业压力、家庭环境、社会交往等多重因素影响, 学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增多,而我们的心理健康教师配备、 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危机干预机制还跟不上实际需求。五是防范 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仍需加强。部分学校对欺凌行为的早期识别、 干预和处置能力不足,家校协同机制不顺畅,对受害者的心理疏 导和对施暴者的教育矫正不到位。 第四,应急处突能力有待提升。一些学校的应急预案照搬照 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本校实际结合不紧密。应急演练 走过场,为了演练而演练,没有真正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 队伍。部分师生对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掌握不牢,遇到突发事件 时慌乱无措,容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