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XX区2025年度固体废物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X 区 2025 年度固体废物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固体废物 污染防治的决策部署,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处置等违法 行为,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与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根据年度工 作安排,XX 区于 2025 年 1 月至 10 月期间,在全区范围内组织 开展了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区上下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 相结合,通过高位推动、系统排查与严厉执法,初步形成了齐抓 共管、协同高效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新局面,整治工作取得 阶段性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高位统筹的治理架构 行动伊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 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区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先后 主持召开 2 次专题会议,明确了专项整治的总体思路、工作方向 与关键重点,为行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为确保 工作落到实处,区级层面迅速成立了由分管领导牵头,生态环境、 城市管理、公安、住建、交通、规划和自然资源等部门为成员单 位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同时,制定并印发了 《XX 区固体废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将任务清单化、责任具 体化,逐级分解至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形成了“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专班建立了例会调度和信息日报机制, 定期通报进展、分析形势、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确保各项任务有力有序推进。在经费保障方面,区财政拨付专项 资金 210 万元,重点用于购置无人机、移动执法终端等巡查设备, 以及支持联合执法、应急处置和宣传引导等工作。 (二)聚焦重点领域,织密全链条的排查网络 本次专项整治坚持全面覆盖与精准打击相结合的原则,实施 全方位、无死角的摸底排查。在排查类别上,重点围绕工业固体 废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以及危险废物等关键类别,对其产生、 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环节进行全链条梳理。在排查 区域上,紧盯建成区、城乡结合部、交通干道沿线,以及河道、 山体、林地、废弃矿坑等环境敏感的“三边地带”,运用现代技 术手段提升排查效能。通过整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绘制 “XX 区固废污染风险地图”,标注出重点监管区域和高风险点 位。同时,充分利用无人机覆盖范围广、机动性强的优势,对人 力难以企及的区域进行空中巡查,有效弥补了传统地面巡查的盲 区。在排查任务上,聚焦非法堆存工业固废、非法倾倒和填埋危 险废物、建筑垃圾违规消纳等 11 项重点问题,开展靶向排查。 截至 2025 年 10 月底,全区累计出动排查人员超过 800 人次,排 查各类点位 71 个,发现并登记问题线索 6 个。所有问题均已建 立台账,逐一明确了整改责任主体、措施和完成时限,目前正 按计划有序推进整改。 (三)深化部门协同,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 行动中,各相关部门摒弃“单打独斗”的思维,牢固树立 “一盘棋”思想,通过常态化的联动机制,极大提升了执法效能 和威慑力。区生态环境局作为主力军,持续加大对工业企业固体 废物管理情况的执法检查力度。2025 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 员 350 人次,检查企业 175 家次,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零容 忍”,共立案查处固体废物环境违法案件 3 起,起到了查处一案、 警示一片的良好效果。同时,区城管执法局联合公安、住建、交 通等部门,针对建筑垃圾运输环节的突出问题,开展了 24 次跨 部门专项联合检查。通过在主要路段设卡盘查、对重点工地进行 突击检查等方式,依法查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未密闭运输、沿途 撒漏造成的扬尘污染案件 159 起,查处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及随意 倾倒建筑垃圾的违法行为 10 起。这种多部门、多层次、全天候 的联合执法模式,切实织密了监管网络,打破了违法分子利用部 门职能交叉、监管时段差异打“游击战”的幻想,形成了强大的 执法合力与有效震慑。 (四)广泛宣传引导,营造全民参与的共治氛围 为从根本上减少固体废物污染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坚持打击 与教育并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引导活动。一方面,组织 执法人员和环保志愿者深入工业园区、建筑工地、运输企业,通 过“送法上门”的方式,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 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册超过 5000 份,现场讲解企业在固 废管理中的法律责任和违规风险,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环保主体责 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 专项整治工作动态,曝光典型违法案例,并制作通俗易懂的科普 图文和短视频,向广大市民普及固体废物分类、规范处置知识以 及非法倾倒的危害。同时,在各社区、村镇的宣传栏张贴公告, 公布举报电话和线上举报平台,鼓励群众积极提供违法线索。通 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不仅提升了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法治意识,也 为构建政府监管、企业主责、公众参与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新格 局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固体废物管 理工作仍面临一些深层次的挑战和问题。通过本次专项排查和日 常监管发现,一些顽固性、系统性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在下一步 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一)源头管理责任压实存在差距,部分企业主体责任悬空 尽管高压执法态势对多数企业起到了震慑作用,但仍有少数 企业心存侥幸,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是危废管理不规范问题 突出。排查中发现,位于 XX 工业园区的一家小型机械加工企业, 为节约处置成本,长期将含有废切削液的金属碎屑与一般工业固 废混合堆放,未按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分类收集和贮存,存在 严重的环境风险隐患。该问题已责令其立即整改,将危险废物交 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并处以相应罚款,要求其在 2025 年 11 月 30 日前完善内部危废管理制度。二是建筑垃圾源头管控不严。 某在建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为赶工期而疏于管理,多次纵容不 具备资质的运输车辆清运建筑垃圾,且未按规定办理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