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街道 2025 年工作总结及 2026 工作计划
一、2025年工作总结
(一)深化党建引领,赋能发展提质增效。擦亮“小事书记”
服务群众贴心品牌,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加快实施 148 项民生
实事。强化社区党建引领作用,创新构建“1235N”工作法,深
化“南小蜂”“搭把手”志愿服务体系,建立社区能人库,搭建
32 支社区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活动百余场次,服务居民近万
人次。立足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创新实施“支书论坛”“机关论
坛”两论坛制度,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支书论坛”“机关论坛”5
期,“社区大讲堂”暨“南小蜂”成长营 16 期。创办“青锋训练
营”,创新开展“金点子论坛”6 期,鼓励青年干部加强学习交
流互鉴。
(二)聚焦高点定位,经济运行持续向好。1-9 月份,一
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XX 万元,持续实施招新、强基、育苗三大
工程。智能焊接机器人、聚能力创、氮化镓半导体芯片智造 3 个
项目圆满签约。万生环保二期、中国电子信创新兴产业基地项目
稳步推进,辰欣高端外用制剂项目成功纳统,305 车间主体建设
圆满完成;斯凯奇、聚能力创两个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全面推动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利生面业、亿臻服装、为民制药、万生环保、
东湖新材料、苏和服饰 6 家企业接力实施技术改造。在培育高新
企业 10 家,6 家企业成功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晋工科技成功
入选 2025 年 X 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辰欣药业荣获 X 省科
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三)加快农业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标杆。按照“一河两园
四带”的总体布局规划建设 2025 年“印象泉河”乡村振兴片区,
打造两高两新产业园、X 儒兴农业研学游基地产业园 2 处,全域
种植蔬菜经济作物 5000 余亩,实施农业产业项目 7 个。积极与
利生面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小麦种植,形成订单农业基地,
实行“订单保价收购”,农户年均增收 50-100 元/亩。推进实
施梁桥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项目、岗子村供销社农资农
机临时存放和粮食烘干项目等,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闭环。全县日
烘干能力最大、作用最齐全的鼎仓现代化粮食烘干仓储基地被评
为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济宁改革刊发《深化“三机制”
改革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经验做法。
(四)统筹城乡融合,提优宜居宜业品质。真正用心扛牢守
好服务新城区、服务开发区“两个阵地”,全力推进泉河新城一
体化开发建设。今年以来累计完成六个重大项目总计 400 余亩土
地的清障工作。其中,佛都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与美好家园项目,
仅用 21 天圆满完成两大项目共计 167 亩土地清障,工作效率获
县委、县政府通报表扬。实施“清朗美丽通道”建设,四好农村
路开工建设 3.7 公里。成功申报国家级以工代赈项目,全县唯一。
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创建装扮“花香胡同”,54 个自然村 80
余条街巷胡同内种满花卉及绿植。
(五)守牢一排底线,夯实稳定发展基石。坚持有情搜集、
有理推定、有解办理、有责推动“四有”理念,探索完善“一核
两翼三通”群众诉求办理工作模式。采取“网格+矛盾调处”模
式,创新“望、闻、问、切、疏、调”六字工作法,精准锁定问
题症结,稳妥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探索建立在线调解、远程
协商等新型办理方式,降低群众办事成本。今年以来,化解矛盾
纠纷 160 余起,成功化解县诉前调解专班推送的案件 7 件,化解
总量和化解率在全县位居前列。创新“即时信息”机制,业务部
门建立群众来访台账,跟踪诉求处理情况,确保群众诉求高效办
理。
二、2026年工作计划
(一)党建领航强根基,凝心聚力促发展。始终将抓好党建
作为最大政绩,不断强化组织建设。一是强化政治建设。抓好党
员干部教育“凝心”工程,发挥好 X 街道党校特色校作用,以
老带新结对培养,发掘和培养一批优秀机关青年、农村后备干部。
二是夯实基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