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县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推进会上的
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推进会,
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和统
计工作的决策部署,对我县的农业普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再落实。刚才,县统计局、国调队、农业农村局的同志分别汇报
了普查工作进展、遥感测量试点以及当前“两抢一保”的情况,
XX 副县长就下一步重点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我都同意。下面,
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化认识,深刻把握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的
重大意义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新征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时期开展的一次重
大国情国力调查。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深刻理解和把握这次普查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
到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
第一,这是一项必须坚决扛牢的重大政治任务。农业普查是
国之大计、是法定任务。搞好农业普查,是全面掌握“三农”基
本情况、科学制定“三农”政策的重要基础,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战略,事关乡村全面振兴大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加快建设
农业强国的宏伟蓝图,做好此次普查工作,就是用实际行动捍卫
“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清醒地
认识到,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业务工作,更是一场严肃的政治大
考。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直接影响国家宏观决
策的科学性,影响我们对农业农村发展规律的把握。我们必须以
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折不扣地完成好这项
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
第二,这是推动我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距离
上一次农业普查已经过去了十年。十年来,我县的农业农村面貌
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根据初步统计,2024 年我县农业总
产值已接近 50 亿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 11 万吨以上,耕地面积
保持在 33 万亩左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18000 元。这些
数据背后,是我县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
断涌现、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日新月异的生动
实践。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
心化等新情况新挑战。过去的家底已经不能完全反映今天的现实,
旧的地图也无法导航未来的航程。我们迫切需要通过这次普查,
精准摸清我县农业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劳动力结构、新型经营
主体、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的最新情况,为我们科学编制“十五
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破解发展瓶颈、培育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最权威、最翔实的数据支撑。
第三,这是检验干部队伍能力作风的“试金石”和“练兵
场”。农业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任
务重,是对我县各级领导班子组织协调能力、基层干部群众工作
能力和广大普查员业务执行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普查工作能不
能做到精心组织、普查数据能不能做到真实准确、普查过程能不
能得到群众支持,都直接反映出我们干部的责任担当、工作作风
和能力水平。我们必须把这次普查作为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
实践课堂,在普查一线锻炼干部、考察干部、识别干部,以严谨
细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确保普查工作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普查各项任务
做好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
必须严格遵循“依法普查、科学普查、为民普查、实事求是、守
正创新”的总要求,紧盯关键环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
普查工作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到位、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一要坚持依法普查,牢牢守住工作底线。法治是普查工作的
生命线。《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是
开展普查工作的根本遵循。各乡镇、各部门要组织普查工作人员
深入学习,做到人人懂法、自觉用法、严格守法。要加大普法宣
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官方网站、微信、村务公开栏等多种渠
道,向广大普查对象讲清楚普查的目的、意义以及普查对象的权
利和义务,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同时,要严肃普查纪
律,对任何干预普查数据、伪造虚报、瞒报拒报的单位和个人,
要坚决依法依规追究责任,绝不姑息迁就。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
监督,确保普查工作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二要严把数据质量,确保普查成果真实准确。数据质量是普
查工作的核心。我们追求的不是好看的“盆景”,而是真实的“全
景”。必须把确保数据质量贯穿于普查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首先,要抓好“两员”,也就是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选聘和培
训工作。要严格按照标准,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
熟悉本地情况、富有责任心的人员担任普查员,组织开展系统性、
专业化培训,确保他们熟练掌握普查方案、指标含义和调查技巧。
其次,要规范操作流程。从普查区划分、地图绘制,到入户登记、
数据审核,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决不能图省事、
走捷径。要强化现场指导和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普查登记中出
现的差错和问题。最后,要强化数据审核。县普查办要利用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