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市 2025 年度在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禁毒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依
据 XX 省禁毒委员会及相关上级单位的统一部署,XX 市禁毒工
作专班围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核心主题,于 2025 年在全
市范围内扎实开展了在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现将本年度工
作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2025 年以来,特别是秋季开学后,XX 市禁毒工作专班与市
教育体育局等部门紧密协作,坚持预防为主、多措并举的方针,
推动在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效提升了
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联动工作格局
工作开展初期,市禁毒工作专班即联合市教育体育局召开专
题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上级精神,明确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作
为年度重点工作进行强力推进。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须
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安全及德育工作总体规划,由主要负责同志
亲自部署,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通过建立市、区(县)、校
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同时,加强了与公安、卫健、宣传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建立信息
共享和定期会商制度,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例如,XX 市应用科技职业学校与 XX 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联合开
展活动,XX 市第一职业中专邀请街道综治办及派出所共同进行
宣讲,XX 市文化旅游学校特邀公安分局民警举办讲座,均体现
了多部门协同作战的模式。
(二)创新宣传形式,营造浓厚禁毒氛围
为提升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覆盖面,全市各级教育部门及学
校积极探索和创新宣传载体与形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传统阵地,
邀请市公安局禁毒民警、法治副校长等专业人士深入校园,结合
法治课堂,开展禁毒预防专题讲座逾 500 场,用真实的案例、直
观的数据向师生讲解毒品特别是新型毒品、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
物质的巨大危害。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线上渠道,利用校园网站、
微信、班级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禁毒知识图文、短视
频、典型案例剖析等内容,组织线上禁毒知识竞赛,构建了线上
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补充的立体化宣传网络,营造了“珍爱
生命、远离毒品”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三)深化主题活动,筑牢校园思想防线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以毒品预防教育“五个一”活动为核心抓
手,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旨在将禁毒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组织一次禁毒展览参观。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组织超过
2000 余人次的师生参观市、区(县)级禁毒教育基地或流动禁毒展
览,通过实物模型、图文展板、多媒体互动等方式,使学生直观
认识毒品种类及其伪装形态。部分学校还组织了线上虚拟展馆的
参观活动,覆盖了更多学生。
2.观看一部禁毒影视作品。各学校利用自习课、班会课等时
间,组织学生集中观看《湄公河行动》《破冰行动》等优秀禁毒
题材影视作品或相关警示教育片,强化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使
学生深刻认识到毒品犯罪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
3.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全市中小学累计召开禁毒主题班会超
过 1500 节。班会形式不拘一格,涵盖了知识讲解、案例讨论、
情景模拟、公开承诺等环节,引导学生就“如何拒绝第一口”“如
何辨别涉毒陷阱”等现实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提升自我保护技能。
4.举办一次禁毒征文或知识竞赛。各学校通过举办禁毒主题
的征文、演讲、手抄报、黑板报比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活动不仅普及了禁毒知识,也为学生提
供了展示学习成果、表达禁毒决心的平台,优秀作品在校内进行
巡展,扩大了教育影响力。
5.开展一次国旗下讲话。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由学校领
导、教师代表或优秀学生代表进行禁毒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向全
校师生发出倡议,强化集体荣誉感和禁毒责任感。
通过上述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警示青少年远离易染毒场所,
警惕涉毒网络群组的诱惑,自觉与涉毒“损友”划清界限,有力
构筑了抵御毒品侵害的校园“防火墙”。据不完全统计,相关活
动的开展使在校学生的毒品知识知晓率得到显著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在校学生毒
品预防教育工作仍面临一些深层次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一)预防教育资源配置亟待优化
一是专项经费保障不足。通过对公开的预算信息进行检索,
发现无论是市级相关部门的年度预算,还是各区(县)教育单位的
预算报告中,均未能找到明确列支的“在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
专项经费科目。当前工作的开展,多数经费来源于学校公用经费
的临时调剂或相关部门其他项目经费的“搭车”使用,资金来源
不稳定、额度有限,制约了高品质、大规模、可持续活动的策划
与实施,例如开发符合本地实际的系列化教材、建设高科技体验
式禁毒教育角等设想均因资金问题难以落地。二是专职人员力量
薄弱。全市层面尚未建立起一支稳定的、专职的毒品预防教育工
作队伍。大部分工作由学校德育干部、班主任、心理教师或公安
禁毒民警兼职承担。这些人员普遍工作任务繁重,投入时间和精
力有限,且人员流动性较大,难以形成工作的长期性和专业积累,
这与日益严峻的青少年涉毒问题特别是新型毒品滥用问题带来
的挑战不相匹配。
(二)师资队伍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毒品预防教育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然而,现
有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尚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首
先,系统性专业培训缺失。许多承担教学任务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