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单位 2025 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总结
为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保障辖区土壤生态环境安全,
XX 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各
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5 年,XX 单位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原
则,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为核
心,系统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
定。
(一)严格环境准入,源头防控成效显著。始终将土壤环境风
险防范前置于项目准入阶段。一是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对所有涉及土壤环境污染风险的建设项目,均要求建设单位依法
依规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从源头上分析、预测和评估项目实
施后对土壤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
施。本年度共受理并审批涉及土壤环境影响的报告表(书)项目
XX 个,完成网上登记表备案项目 XX 个,实现了土壤环境影响
评价的全覆盖管理。二是聚焦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扎实推进
用途变更地块的调查评估工作。严格执行“一住两公”地块土壤
污染状况调查要求,2025 年全区共有 7 个地块完成用途变更,
均在开发利用前完成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
用考核基础信息准确率 100%,有效防止了“毒地”进入开发流
通环节。
(二)强化监管执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法定监管
职责,构建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为核心的监管体系。一是对
辖区内包括 XX 铅业在内的 XX 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实施
定期巡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管模式,重点检查其有毒有害
物质排放情况、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建立及落实情况、土壤及
地下水自行监测开展情况等。通过监督检查,有力督促了企业落
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全年累计下达整改通知 XX 份,立案查处
环境违法行为 XX 起,形成了有效震慑。二是建立健全污染地块
联动监管机制,与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信息共享、协同联动,
确保污染地块未经治理修复或风险管控,不得进入用地程序,有
效防止了污染地块被违规开发利用。
(三)深化隐患排查,防范化解土壤污染风险。将土壤污染隐
患排查作为主动发现问题、降低风险的重要抓手。一是指导和督
促包括 XX 油库在内的土壤重点监管单位,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
求,全面、深入地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企业通过自查,
识别出重点场所、重点设施设备以及相关生产运营活动中可能存
在的土壤污染隐患。二是建立隐患清单与销号制度。对排查发现
的隐患,要求企业建立台账,制定“一隐患一方案”,明确整改
措施、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并实施动态管理。全年累计排查发
现各类土壤污染隐患 XX 项,均已纳入清单管理,目前已完成整
改 XX 项,其余 XX 项正按计划推进,确保隐患整改闭环管理,
将污染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加强固废管理,切断土壤污染传输途径。危险废物是土
壤污染的重要来源,本年度持续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一是
更新并发布年度危险废物重点监管企业名录,将XX家产废量大、
环境风险高的企业纳入重点监管范围。二是督促企业健全危险废
物从产生、申报、暂存、转运到处置的全链条管理制度,严格落
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和转移联单制度。三是组织开展危险废
物规范化管理检查与评估,对企业危险废物仓库建设、标识设置、
应急预案制定等情况进行现场核查,评估结果作为企业环境信用
评价的重要依据。四是保持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的高
压态势,全年开展专项执法行动 XX 次,查处非法转移、倾倒、
处置危险废物案件 XX 起,有效切断了通过危险废物非法处置导
致土壤污染的途径。
(五)夯实监测基础,科学评估土壤环境质量。为精准掌握全
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开展了系统性的土壤环境监测工作。2025
年共开展土壤环境抽样监测 1200 余次,累计检测项目超过 3000
项,检测指标涵盖重金属、有机物及 pH 值、阳离子交换量等常
规理化性质。检测结果显示,全区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整体处于
安全管控水平,重点监管企业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稳定,未发现新
增大面积污染地块,为科学决策和精准治污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
撑。
二、存在问题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对照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标准和人民群众
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工作中仍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
题,亟待解决。
(一)资金保障不足,投入机制不健全。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成
本高昂,但当前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赖财政投入,社会资
本参与度低,导致资金缺口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