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乡党委书记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乡党委书记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我谨代表 XX 乡党委,怀着十分诚恳和谦逊的 心情,就我乡 2025 年度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 及未来的工作思路,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一年来,在市委、县 委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XX 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推动高 质量发展为目标,团结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砥砺前行。下面,我 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始终将党建工作视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坚持 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聚焦关键环节,力求在重 点领域取得新成效。 (一)抓理论武装,在提升政治能力上实现新突破 我们深刻认识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乡 党委始终将强化理论武装、压实主责主业作为党建工作的“基 点”。一是坚持“头雁”领航。乡党委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 职责,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确保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一时 间传达、第一时间学习。本年度,全乡共学习“第一议题”74 次, 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 6 次。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 带头讲,有效带动了全乡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二是构建“矩阵” 同学。为确保理论学习不留死角、不漏一人,我们构建了“党委 领学、支部跟学、全员共学”的三级联动学习机制。在深入贯彻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主题学习教育中,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 结合的方式,共组织开展集中学习研讨 244 次,覆盖党员干部群众 超过 3000 人次,确保了学习教育的全覆盖和高质量。三是推动 “转化”实干。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我们牢固树立“今天再晚 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 工作的强大动力。通过深入查摆,共梳理出班子及班子成员个人 问题 88 条,并逐一制定整改措施,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解决,使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在全乡蔚然成风。经过持续 努力,全乡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得 到显著加强。 (二)抓组织建设,在夯实战斗堡垒上实现新突破 我们坚持认为,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为此,我们将夯实组织基础、建强党员队伍作为提升党建质量的 “重点”。一是着力提升支部组织力。以提升组织力为核心,我们 扎实开展了党支部分类定级和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针 对排查出的 5 个“后进”党支部,我们采取“一支部一策”的方 式进行精准帮扶和整顿目前已 100%转化提升为“中间”及以上 等次;1 个被列为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也已高标准完成整顿并 通过验收,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巩固。二是着 力建强骨干后备军。着眼于长远发展和换届需要,我们有序推进 村“两委”换届前期准备工作,深入挖掘并积极培养返乡大学生、 致富能手、退役军人中的优秀人才,目前已成功储备村党组织书 记后备力量 18 人、村“两委”后备力量 41 人,为基层组织注入 了源头活水。三是着力优化党员队伍。我们严把党员发展的“入 口关”,坚持标准、优化结构,确保新发展党员的质量。2025 年,全 乡共新发展党员 16 名,党员队伍的年龄、学历结构得到持续优化。 同时,我们深入开展“五个一”党员联户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全乡 725 名农村党员联系服务 4220 户农户,通过“串一回门子、讲一 点政策、问一下民意、促一项工作、办一件小事”,累计为民办 实事 396件,成功排查并化解矛盾纠纷 60余起,党群干群关系更加 密切。 (三)抓产业振兴,在壮大集体经济上实现新突破 我们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的有效路径,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检验党建成效的“试 金石”。一是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我们以盘活农村闲置 资源、激活关键生产要素为核心,在全乡范围内全面推行党组织 领办合作社。例如,XX寨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在党总支的带领下, 精准定位,重点打造烤烟育苗示范点,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 40 余万元,更带动了全村 260 余户烟农增收超过 2200 余万元。尤 为重要的是,该合作社精准帮扶了 40 余户脱贫户及“三类监测” 对象,实现户均增收 1.5 万余元,真正体现了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 的引领作用和联农带农的显著成效。二是建设“家门口务工车 间”。为解决群众就近就业难题,我们依托 XX 村 XX 山得天独厚 的水源优势,投入 310 万元新建了一座占地 1500 平方米的现代化 山泉水厂。通过将水厂租赁给专业企业运营,构建了“村集体+企 业+群众”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这一举措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 每年 20 万元的稳定租金收入,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 20 余个就业 岗位,实现人均年增收 3 万余元,成功达到了村集体与群众利益 “双赢”的良好局面。 (四)抓基层治理,在激发善治活力上实现新突破 我们深知,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发展的前提。我们积极学 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和 XX 县的先进做法,着力构建党组织 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多元共治体系。一是创新搭 建治理平台。我们探索建立了“村党总支—村民自治理事会—村 民小组”三级联动治理机制,并采取“1+N+N”模式,即在村级成 立 1 个村民自治理事会,下设 N 个村民小组自治理事会和 N 个议 事协调小组。通过整合原有红白理事会、矛盾调解委员会等机构 职能,实现了治理力量的集中聚合。二是明确赋能治理职能。按 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思路,已于今年 8 月底前完成 6 个 村的理事会组建,并计划于 12 月底前在全乡实现全域覆盖。理事 会全面履行“开展议事协商、办理公益事业、调处矛盾纠纷、维 护村民权益、倡导文明新风、服务生产生活”六项核心职能。三 是建立高效服务闭环。我们创新实行“群众点单—理事会派单— 成员接单—多方评单”的服务机制,将治理的触角延伸至社会最 末梢。自理事会组建以来,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 20 余起,有力 推动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善治格局的 形成,这与新时代“枫桥经验”所倡导的源头化解、就地解决的 理念一脉相承。 (五)抓文旅融合,在赋能乡村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我们积极探索将党的创新理论宣传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 的新路径,让党的声音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是创新理论宣讲载体。我们以 XX 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