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人社局关于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的自查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人社局关于公文抄袭 问题专项整治的自查报告 根据近期中央和省市关于整治公文抄袭问题的重要指示精 神,我局紧紧围绕人社部门“保障改善民生、服务人才发展、 维护劳动关系”的核心职能,立足于促进更高质量就业、构建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维护劳动关系和谐 稳定等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了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自查工 作。公文是政策落实的“导航仪”和决策部署的“施工 图”,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政策的落地效果与公信力。 本次自查旨在彻底铲除影响行政机体健康、侵蚀实干精神 的“毒瘤”,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公文抄袭问题的严重危害 我局党组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深刻认识到公文抄袭 绝非简单的文字表述问题,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表 现,是责任心缺失、政绩观错位的直接反映。公文作为政策传 导的主要载体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其原创性、准确性、针 对性直接关系到人社政策的执行效果。 (一)公文抄袭动摇政策执行基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涉及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 系等民生根本,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一份脱离实际、抄袭拼 凑的公文,非但无法承担政策落实的职责,也会因内容与本地 实际脱节导致执行“空转”。例如,在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 业政策文件时,如果简单照搬照抄其他地区条文,忽视本市产 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特点,就容易导致政策“水土不服”,影响 就业工作实效。更严重的是,抄袭公文中的措施与实际脱 节,会直接影响社保基金监管、劳动关系调解等核心业务的正 常开展,削弱政策执行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二)公文抄袭损害政府公信力 公文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和权威。我局作为重要的民生部 门,直接面对企业和群众,公文的严谨性关乎治理效能和政府 公信力。当公众发现人社局出台的政策文件竟然是抄袭之 作,甚至出现“A市公文指导B市工作”的荒诞现象,必然会对 政府执政能力和诚意产生质疑。这种现象会形成“抄袭-失 信-失效”的恶性循环,破坏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 系。特别是在处理劳动争议仲裁、社保待遇核定等涉及群众切 身利益的问题时,公文表述不准确、政策依据不充分,可能直 接引发行政争议和信任危机。 (三)公文抄袭助长不良工作作风 公文抄袭表面是文字复制,深层折射出部分干部“重形式轻 实效”的作风顽疾。一些干部懒于亲身实践和动脑构思,依赖 网络拼凑、问AI的方式完成公文写作,这种“传递式”发 文、“共享式”写作乱象,不仅反映执笔者文字能力欠缺、投 机取巧走捷径,也暴露了责任意识的淡薄、工作作风虚浮不 实。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中,这种敷衍塞责的态度若蔓延 到就业服务、社保经办、劳动监察等业务领域,将对我局履行 核心职能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助长形式主义之风。 二、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公文抄袭整治自查情况 为全面排查公文抄袭问题,我局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 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自查方 案,对2023年以来全局制发的各类公文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检 查,重点排查了政策文件、工作方案、总结报告、调研材料等 文种。 (一)自查工作整体开展情况 本次自查覆盖全局所有处室和下属单位,采取各处室自查、 交叉互查、领导小组抽查三种方式相结合,共检查文 件558份,发现问题文件23份,问题发现率为4.12%。自查内容 包括文件的原创性、内容的针对性、数据的准确性、措施的可 行性等方面。为增强自查效果,我局还组织学习了《党政机关 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确保 自查工作规范有序。 (二)抄袭问题主要表现形式 通过自查,我们发现公文抄袭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 式: 1.机械照搬,简单复制。部分干部在起草公文时,习惯从网 上搜索类似文档,直接复制其他地区或部门的工作举措和政策 表述,仅修改单位名称和少量数据,缺乏结合本市实际的深入 思考。例如,在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时,个别处室直接套用发达 地区标准,未充分考虑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需求结构,导 致政策与实际脱节。 2.东拼西凑,移花接木。一些公文采取“拿来主义”,将多 篇来源不同的文档进行剪贴拼接,缺乏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 比如,有的就业工作情况报告,将不同时期的汇报材料简单组 合,数据更新不及时,前后内容不衔接,甚至出现政策表述矛 盾的情况。 3.旧稿新用,新瓶旧酒。部分干部为了应付任务,将往年的 文档稍作修改便作为新文件提交,内容缺乏创新和时效性。在 社保扩面、职业技能培训等常规工作中,有的单位年复一年使 用相似的方案和措施,未能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进行调整优化。 4.张冠李戴,地名错位。最严重的问题是,个别抄袭公文甚 至未将原文档的地名、单位名称修改彻底,导致出现明显错 误。例如,一份关于劳动关系分析的报告中出现其他省市的地 名,暴露出起草者极度不负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