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这篇大文章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
地和实践地。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亲自主持编制
《福州市 20 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以下简称“3820”
战略工程),擘画了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蓝图。
1995 年 8 月,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市第七次党代会上,明确了
“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而努力奋斗”的目标:即在
“3820”战略工程的基础上,再经过二三十年时间(即 2035
年左右),努力使福州跻身国际先进城市行列。在这一目标
的指引下,福州干部群众开展了一系列城市现代化开创性实
践,为福州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重要理
念和战略部署,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为我们
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创新实践生动画卷。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
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
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提
供了科学行动指南,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
市的动员令。我们结合福州实际,深刻学习领会中央城市工
作会议精神,在 30 年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实践基础上,
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坚定不移朝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迈进,努力打造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市域层面的先
行探索,开创现代化人民城市创新实践
从最初的实现工业化到实现“四个现代化”,到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
产党成立 100 多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
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下,我们党
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
式现代化,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习近平同志在
福州工作期间亲自规划引领现代化国际城市发展建设,对一
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实践,为加
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累了宝贵
经验。
从历史维度看,习近平同志对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谋
划布局,是我们党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性探
索。上世纪 90 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吹响了中国新
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坚持
跳出福州看福州,放眼全国乃至世界,深入思考研究福州的
现代化问题和中长期发展战略,亲自主持编制“3820”战略
工程,提出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海上福
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等一系列发展战略,探索构建了
科学务实、系统全面、极具前瞻性的宏观战略目标体系,为
福州的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总蓝图、总纲领、总方略,开辟了
中国式现代化在市域层面探索实践的新境界。
从理论维度看,习近平同志对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系
统思考,为深刻把握城市发展趋势、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规律提供了重要理论准备。习近平同志 30 年前亲自组
织开展理论研究和学术研讨,鲜明提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应该包括城市经济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文化、教育
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居住方式、环境、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以及人的现代化等,并要求在现代化基础上具备高度的国际
开放性,系统把握城市建设核心本质,深刻阐释了市域层面
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思路理念和目标方向。这些思路理念,体
现了我们党对城市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与中国式现代化
5 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在内涵、特征、目标和要求上高度契
合、一以贯之,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源头。
从实践维度看,习近平同志对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指
导推动,为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现代化
人民城市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抽象思辨,
而是扎根中国大地的生动实践。习近平同志 30 年前率先垂
范,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带领福
州干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创新打造“福州国际招商月”
等招商引资平台,大力兴办多种类型的开发投资区,前瞻布
局建设国际机场、深水码头、高速公路、电力能源等重大基
础设施,推动城市“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发展。30 年来,
福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实践历程和建设成果,为推进中
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市域样板,对于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具有
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深刻感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一
脉相承的内涵特质和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开创性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两步走”战略安排,明确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乡村全面振兴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使
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建设现
代化人民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市域层面的重要内涵和基
础工程。其中一些思路理念和战略部署,习近平同志早在 30
年前谋划推动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时,就已作了思考和
探索。
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中国式现代
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
党领导”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排在首位,“坚持和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
则中也排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党对中国
式现代化的领导,30 多年前在福州工作期间就指出“加强党
对现代化建设全局工作的领导,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
顺利进行”,在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涉台工作等领域,都
突出强调确保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习近平同志推动实施
“堡垒工程”,从 1991 年到 1993 年初,两年间全市一类党
支部从 52.8%上升到 86.4%,全市 162 家具有建立党组织条
件的三资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还出现外商主动向市委“讨”
书记的新气象。这些重要理念、重要实践,为我们全面加强
党的领导留下宝贵财富。福州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新时
代“堡垒工程”深入实施,在福建全省首创组织人大代表和
人民群众开展为民办实事项目票决和评选“人民群众最满意
的十件事”工作机制,创新打造“榕你来商量”基层政治协
商品牌,更加广泛地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
力量。这启示我们,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推进中国
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
穿始终,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
合力。
始终把增强经济实力作为首要前提。经济工作是党和国
家的中心工作,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
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对经
济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习
近平同志提出实现“城市经济的现代化”,要求在提高质量
和效益前提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强调福州作为全国
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
放,为福州走向现代化、国际化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