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0.12.28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晓明:新发展格局下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第 1 页 共 4页 金融时报/2020年/12月/28日/第 010版 观点 新发展格局下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考 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王晓明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 新发展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 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2020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天津金融业要深入学 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意 义、战略内涵和工作着力点,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金融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 念,紧紧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强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金融支持,在助 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金融新作为。 深刻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坚定不移地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断提升 金融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一)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的导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审时度势 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我们谋划工作、推动发展的重中之重。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 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 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在一些 关键点上发力见效,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金融业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并在推动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基层人民银行应从全局和战略的角度认识实 体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化金融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深入落实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牢固树立实体兴、金融兴的理念,通过 采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用好货币政策工具、提升金融服务能力、降低融资成本和拓宽融资渠道 等多项举措,打通金融向实体经济的传导,走活、走稳服务实体经济这盘“棋”,努力为实体经 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二)准确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之于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进一步强化金融政策和服务的协 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 区等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从国内大循环 看,京津冀区域是非常重要的增长极,经济总量占到全国近一成,区域科技创新实力持续领跑, 京津冀区域内要素流动更加畅通,将为三地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枢纽、载体奠定坚实基础;从 国内国际循环看,京津冀作为我国外商投资的主要聚集地、自贸试验区的主要承载地,为其成为 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桥梁、纽带提供了优势条件。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对金融 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加强金融政策协同,深化三地人民银行协调机制建设,提 升三地在信贷、支付、征信、统计、稳定等方面协同发展水平。探索建立与三地金融监管部门定 期沟通、协调和会晤机制,加强政策协同与互补,谋划推动创新改革举措,为金融支持三地经济 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政策保障;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金融服务协同,引导三地金融机构更加注重在 项目规划、项目评审评级、授信额度核定、信贷管理及风险化解等方面的协调合作,强化信息互 通、资源共享,支持促进金融机构错位竞争、互补发展,推动金融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便利流动 第 2 页 共 4页 和优化配置。 (三)准确把握天津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的机遇挑战,进一步聚焦关键重点优化金融 资源配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为天津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重要历史机遇。面对新 形势新任务,天津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 2035年的远景目标, 提出立足自身定位、发挥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制约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问题,重点在 打造发展新优势、提升发展新空间上实现突破,特别强调了要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和塑 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作为基层人民银行,要紧紧围绕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一 基地三区”的定位,特别是紧紧围绕高水平建设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结构调 整引导作用,发挥好天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大先进制造领域信贷投放,大力发展科 技金融、航运金融、绿色金融,助力天津落实总书记把天津打造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 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把天津港“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等一系列重 要指示要求,在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支持自贸区建设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方面更好地发挥金融 支撑作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扎实推进,金融持续为地方经济发展“输血”“供氧”,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 定了坚实基础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显著、质量提升,“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逐渐 显现。近年来,三地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优势互补,通力协作,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提质增效。国家统计局测算结果显示,2019年京津冀协同区域发展指数为 167.7,比 2014 年提高 37.4个点,三地国内生产总值 8.5万亿元,较 2014年增加 34.9%,三地社会融资规模 2.6 万亿元,较 2014 年提升 13%。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开展,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实 现率先突破,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进展。从天津看,近年来,天津市以服务北京非首都功 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建设发展为首要任务,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为重点,以高水平推进“一基 地三区”建设为主线,持续推动产业、创新、生态环保、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建设“五个协同”,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实落地。一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新成效。二是聚焦“一 基地三区”定位加快建设步伐。三是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协同发展。 (二)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措施有力、重点突出,持续为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血液”。 近年来,在人民银行总行的支持指导下,天津金融系统深入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 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立足天津城市功能定位,聚焦重点任务和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服 务协同发展能力水平显著提升,有力支持和促进了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统 筹协调和政策引导,加大协同发展融资支持力度。在人民银行总行的指导下,京津冀三地人民银 行于 2016 年建立了协调机制,协调机制成立以来,在统筹内部资源、加强三地合作、促进跨区 域金融支持和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深入工作,有力推动了金融服务协同发展能力水平的提 升。二是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助力落实“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大力支持全国先进制造研 发基地建设,牵头联合天津银保监和证监部门印发《天津市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 5 方面 13 条具体措施。积极推动金融创新 运营示范区加快建设,大力支持区域特色金融创新发展。同时,不断强化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 设金融支持,助力天津港打造世界一流绿色港口、智慧港口。三是深化自贸区改革创新,提升创 新政策辐射引领力。研究制定《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积极推动《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落实,方案涉及人民银行天 津分行 12项工作任务,1项持续推动,其他各项已全部完成。加强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与滨海中支 协同联动,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做好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以 来至 2020年 9月末,区内主体累计办理跨境收支 2351.5亿美元,占全市的 24%;结售汇 1064.2 亿美元,4587.7 亿元人民币,占全市的 39.1%。自贸试验区创新政策绿地森林效应不断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