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解决六不问题 掌握写作本领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解决六不问题 掌握写作本领 学写作,写文章,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人们常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习写作的不同阶段,写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 文章,遇到的具体问题千差万别。但是,如果抛开个性化、特异性的东西,仅仅 就“写”这个行为来说,多数人遇到的问题还是比较集中的。那么,我们写公文、做材 料,究竟会遇到怎样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回答清楚这两个问题,写材料就不再是难事。根据我的所见所闻,很多干部特别 是年轻干部普遍会遇到这么6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不想写 “不想写”与“不愿写”基本上是一回事儿,主要症状是对写文章提不起兴趣,不自 觉、不主动、不积极,能躲就躲、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实在躲不了、推不掉、拖不 过去,就应付了事,过得去、差不多、能交差就行了。 这显然是个态度问题,但态度并不是“不想写”的根本原因。再往深里挖,态度往 往由兴趣决定,兴趣往往由认识决定,这是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 没有到位的认识,就培养不出浓厚的兴趣,端正不了写作的态度,更不可能有自 觉的行为。认识—兴趣—态度—行为—新的认识,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逻辑链条。每 一次循环,都以认识为起点,以形成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为归宿,并作为下一轮循 环的新起点。 如果说,问题是门上的锁,认识就是打开真理之门的钥匙;问题是路上的坑,认 识就是铺平前进之路的方法;问题是身上的病,认识就是消除疾病之根的良方。 由此看来,不想写的问题,表现在态度上,根子在认识上,是态度上的“懒”与认 识上的“庸”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思想综合征”。现实中,那些对写文章“没兴趣”“懒得 写”,以及被领导、被工作、被生活“逼着写”的人,之所以不想写,主要是因为对写作 的好处、用处认识不到位,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做人没本事,只能搞文字”,“玩 文字是花活、虚活、吃力不讨好的活”。 事实上,文字工作绝非如此不堪,反而大有学问、大有用途、大有益处。作为一 名机关干部,我们应该认识到,公文写作小则于己有利,中则于工作于单位有利,大 则于党于国于民有利。 ——就个人来说,写公文有利于丰厚积累、精通业务、提升能力、表现自我,是 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更是提高本领的机遇、领导信任的荣誉、施展才华的待遇,能让 你在从政之路上实现“撑杆跳”。 ——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来说,公文是最基本的管理工具,文稿水平是管理 水平的重要反映,是一种特殊的门面、招牌、名片。公文写得好,材料质量高,有利 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有利于宣传成绩、推广经验,有利于塑造形象、扩大影响。 ——对一个地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来说,公文是贯通上下、联系左右、交往 内外的通用工具,是国家机器有效运行的燃料供应系统、信息传递系统。 古人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三国·曹丕《典论·论 文》)我们在党政机关摇笔杆的,一定要懂得,我们写的不仅仅是材料,而是关乎国 运的政事、统领一方的政令、惠及百姓的政策,是治党治国的思想、理政施政的方 略、改革发展的经验。把这样的“道”贯穿在公文之中、推行到所辖之地、运用于所管 之事,才是一名合格的机关写手。 我是学中医出身的,中医分3个档次: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套用这 一说法,文字工作按其社会价值的大小,也可以分出档次来:一流写手以文辅政,二 流写手以文化人,三流写手以文记事。至于那些文为己用、孤芳自赏的,根本还不入 流。 所以,对公文写作,我们不仅要有思想认同、感情认同,更重要的是有价值认 同。有了这三个认同,对公文写作的认识才算是到位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想 写”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不敢写 一些机关干部不敢写材料,或者说害怕写材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怕难。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写作能力不强,生怕写出来的文稿质量不高、过 不了关、挨领导尅。这是一种本领恐慌,说明缺乏材料自信。 所谓勇敢,其实并不是不害怕,而是心中有信念,对自己有信心。很多时候,困 难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主观上的心理感受。再难的事情,只要你不怕它,它 就“困”不住你。所以,要在写作上攻克难关,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再难的文稿任 务,只要你坦然面对、用心钻研、找对了路,就会发现它并不像事先想象的那样 难,很多时候不过是“纸老虎”罢了。反之,如果你搞鸵鸟政策,往往越躲就越怕,越 怕就越写不好。 二是怕苦怕累怕麻烦。写材料的确是个苦差事,“一支秃笔,两袖清风,三更不 寐,四季受累”,香烟浓茶是伴侣,加班熬夜是常态,十稿八稿寻常事,推倒重来不奇 怪,所以有人说这个活是“能力不强应付不了,身体不好支撑不了,家庭不理解坚持不 了”。 正因为如此,有的人对写材料畏之如虎,有多远躲多远,宁愿在外面风吹日晒雨 淋也不愿意待在办公室里爬格子,宁可组织十次活动也不愿意写一篇稿子,宁可出差 一个星期也不愿意整一份材料;还有的人生怕“学得会、捡得累”,一沾上写材料就再 也脱不了身,明明有基础有条件,就是不愿意学,甚至能写也要故意藏着掖着。凡此 种种,实质上都是缺乏文稿担当、工作担当、责任担当。 大事难事看担当,有多大的担当才能扛多大的稿子。有担当的人肩膀够硬,心理 素质更过硬。在他们看来,“苦”是必要的磨练、难得的经历,是彩虹前的风雨、收获 前的耕耘。有人说,如果搬开河滩里的礁石,那么潺潺的溪流就会失去歌声。如果少 了写作过程中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呕心沥血以至死去活来的艰辛,怎么体会得到灵 感突至、柳暗花明、佳作分娩的欣悦?对于那些把写作当事业、对文稿有担当的人来 说,外人眼里的苦和累实在算不得什么,所以他们才会吃苦不觉得苦、受累不感到 累,甘之如饴、乐此不疲。 据说,中央组织部选调干部有一个“硬杠杠”——不怕写,写不怕,怕不写。我体 会,不怕写是有真兴趣,写不怕是有真功夫,怕不写是有真感情,有这“三真”来打 底,成为大笔杆子是迟早的事儿;反之,不想写、不敢写,你就永远不会写。 第三个问题:不会写 “不会写”与“不懂写”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区别。在我看来,“懂”侧重于理 解,“会”侧重于操作,不懂肯定不会,不会则未必不懂。 作为机关新人,要把公文该怎么写的问题搞懂并不是太难,这方面的书多如牛 毛,身边可以请教的“牛人”也并不难找,但要真正达到“会写”的水平,并不是件容易的 事儿,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看 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那么,怎样才是“会写”呢?最起码,常用公文要拿得起,领导让你发个函或者拟 个通知、计划、方案什么的,你提笔就能写,写出来的东西基本用得上。从理论上 说,你起草的稿子文种要正确、格式要规范、内容要适需、标题要醒目,既有样子更 有里子,没有明显硬伤。至于实践标准,那就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