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 2025 年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
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
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刚才,发
改委、统计局等部门作了详细汇报,大家结合分管领域提出了针
对性建议,体现了务实作风和全局意识。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
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客观把握一季度经济发展态势
一季度,全市上下以“开局即决战”的拼劲,推动经济运行
实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从主要指标看,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
长 6.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9.5%,四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这些
成绩是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
发展仍面临“三个不足”:
一是结构转型动能不足。传统产业占比仍超 45%,战略性新
兴产业虽增长 15%,但集群效应尚未形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
加值仅占 GDP 的 7.3%,与先进地区差距明显。
二是项目支撑后劲不足。一季度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32 个,
但单体平均投资仅 4.1 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 18%,特别是缺乏
“链主型”龙头项目,产业生态培育任重道远。
三是要素保障效率不足。用地指标缺口达 1200 亩,能耗空
间仅剩 5 万吨标煤,部分企业反映融资成本高、审批流程长,营
商环境优化仍需持续发力。
更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出口增速波动明显,国
内消费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我们必须树牢“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的危机感,把问题导向转化为发展导向,在攻坚克难中抢占先机。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力打好二季度经济发展攻坚战
二季度是全年发展的关键期,既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期”,也
是结构调整的“窗口期”,更是动能转换的“突破期”。全市上下
必须紧扣“稳增长、调结构、优环境”三大主线,以超常规举措
实施“四项攻坚行动”,确保经济航程行稳致远。
第一,产业转型攻坚要突出“集群化、高端化”。以“链长
制”为总抓手,集中资源打造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两大千亿级
产业集群,重点推进氢能产业园等 10 个战略性项目,建立“一
项目一专班”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上半年投产率达
60%以上。同步实施传统产业“数字赋能三年计划”,完成 50 家
规上企业智能诊断,打造 3-5 家省级未来工厂,力争全年降低单
位 GDP 能耗 3%,以数字化转型撬动全产业链升级。
第二,项目招引攻坚要突出“精准化、链条化”。开展“百
团招商”春季攻势,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外溢重点区域,
组建 10 支产业招商小分队,围绕“缺链补链”绘制招商热力图,
力争引进 3-5 个 50 亿元级链主项目。建立“签约-落地-投产-达
效”全周期闭环管理机制,实行“红黄绿”挂牌督战,确保二季
度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超 85%,当年投资完成率超 70%,以项目
增量支撑发展质量。
第三,要素保障攻坚要突出“集约化、高效化”。深化“亩
均论英雄 3.0 版”改革,实施“低效用地区域清零行动”,腾退
用地 800 亩以上,同步争取省级能耗指标 3 万吨标煤,优先保障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在金融领域推广“科技贷”“人才贷”等
创新产品,设立 5 亿元应急转贷基金,确保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
增速超 20%,破解融资“最后一公里”难题。
第四,营商环境攻坚要突出“便利化、法治化”。全面推进
“最多评一次”“拿地即开工”改革,二季度实现工业项目审批
“1520”目标(15 个工作日完成审批、20 个工作日实现开工)。
建立“企业服务直通车”机制,设立 24 小时营商专线,对重点
企业诉求实行“48 小时响应、7 日办结”,以“店小二”精神打
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服务温度转化为发
展热度。
三、深化改革、创新突破,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当前经济形势深刻变化,唯有改革与创新方能破解瓶颈、激
发活力。全市上下必须聚焦“三个创新”,以制度型开放和系统
性改革重塑发展动能,打造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