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全市2025年一
季度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2025年一季度工作交流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
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一季度工
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二季度任务,动员全市上下锚定目标、鼓足干劲,奋力实
现双过半,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刚才,10个板块和相关部门作了汇
报,讲得都很实在,既展现了亮点,也反映了问题。下面,我代表市委讲三点意
见。
一、一季度工作开局良好,必须坚定信心、乘势而上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
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走在前、做示范重
大定位,聚焦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目标,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
全,实现了开门红开门稳。
(一)经济运行稳中提质,综合实力持续攀升。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
比增长6.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个和0.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工业经
济支撑有力,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42%,高新
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2%。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6个,其中50亿
元以上项目8个,100亿元以上项目实现突破;省重大项目开工率达85%,市重大产业
项目完成投资超序时进度5个百分点。消费市场持续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
长7.8%,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绿色消费增长30%以上。外贸外资稳中提质,进出
口总额增长9.6%,实际使用外资4.2亿美元,制造业外资占比达65%。
(二)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发展动能加速释放。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高新技
术企业净增2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2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45%。才
聚XX工程深入实施,新引进高层次人才380名,新建院士工作站2家。重点改革扎实
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市属国企资产总额突破万亿元;“放管服”改革持
续深化,19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企业开办全程网办率达98%。营商环境
不断优化,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0条,落实减税降费15.6亿元,解决企业诉求1200余
件,市场主体满意度达96.5%。
(三)城乡融合步伐加快,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城市更新有序推进,完成老旧
小区改造42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500个,建成口袋公园15个。乡村振兴全面发
力,新建高标准农田8万亩,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增
长25%。生态环境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2%,国省考断面优#比例
达95%,建成绿美村庄30个。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城乡居民
收入比缩小至1.85:1,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5%。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
业协调发展,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2所,新增普惠托育机构8家,开展文化惠民活
动500场次。
(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安全底线牢牢守住。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推
进,排查整改隐患1.2万处,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5%、22%。债务
风险有效防控,政府隐性债务持续压降,平台公司经营性债务增速控制在5%以内。
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8.6%,房价指数保持稳定。社会治理创
新深化,精网微格工程实现全覆盖,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2%,群众安全感
达98.5%。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
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二是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产业项目转化率有待提
升;三是生态环境治理仍需加力,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偏低;四是民生领域还有
短板,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供给不均衡;五是干部作风建设仍需加强,形式主
义、官僚主义问题尚未根除。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准确把握当前形势任务,必须认清大势、抢抓机遇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
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但更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
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我市情况看,既面临五个方面机遇,也存在五个方面挑战。
(一)准确把握时与势,抢抓发展机遇。一要抢抓战略叠加机遇。国家重大战
略深入实施,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区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二要抢抓政策
利好机遇。中央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
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效应将持续释放。三要抢抓产业变革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孕育重大突破。四要抢
抓市场复苏机遇。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显现,消费升级态势明显,为我市特
色产品开拓市场带来新机遇。五要抢抓改革赋能机遇。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
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将释放更多红利。
(二)统筹兼顾稳与进,夯实发展基础。一要稳住经济基本盘。把稳增长放在
更加突出位置,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
平。二要稳住市场主体。落实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
工、物流等难题,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三要稳住民生底线。扎实做好重点
群体就业帮扶,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四
要进